據新華社報道 韓國一項研究分析該國2017年至2021年“孤獨死”案例,發現其中男性約占85%,而他們的遺體平均要三周多才被人發現。
依據韓國相關法律,“孤獨死”指一個人與親友不再聯系后獨居死去,其遺體至少三天后才被人發現。
據《韓國先驅報》15日報道,這項研究基于韓國釜山大學法醫學教授羅周永(音譯)調查的數據,分析了2017年至2021年128例“孤獨死”案例。其中,108例為男性,20例為女性。從年齡上看,50多歲的有51例,占比最大,接近40%;其次是60多歲和40多歲的人,分別有30例和28例。
從時間上看,這些人的遺體平均要26.6天才被人發現。另外,63%的遺體血液酒精濃度平均為0.074%。韓國現行法律規定的酒駕標準為不低于0.03%。
韓國保健福祉部2017年開始對“孤獨死”案例展開正式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韓國有2412人“孤獨死”,到2021年這一數字增至3378人,增幅超過40%。
這項研究認為,“孤獨死”增加與韓國傳統家庭結構變化有關,比如離婚率走高、家人關系疏遠等。在研究的案例中,約半數不是離異就是與配偶分居。一些人是在長期拖欠房租或不回復房東后才被發現死亡的,還有人是被鄰居或住所管理員發現死亡。
為應對“孤獨死”問題,韓國政府2023年5月推出一項計劃,每年對面臨孤獨終老風險的群體展開調查,向他們提供相應的衛生保健、就業和醫療服務。(王鑫方)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