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日,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稱,威脅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可以成為俄使用核武器的理由。
梅德韋杰夫當天通過社交媒體說,烏克蘭有人認為,打擊俄羅斯的最佳方法是用西方國家移交的遠程導彈摧毀俄境內的發射裝置。這有可能觸犯俄羅斯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第19條相關規定。他稱,烏克蘭一些人的上述企圖不是行使自衛權,而是俄羅斯對這樣的國家使用核武器的直接而明顯的理由。
英國廣播公司(BBC)7月31日稱,據俄媒報道,2023年1月至7月底,俄本土、克里米亞和戰場上的俄控地區已發生超過120次疑似無人機襲擊,其中包括機場、商業設施、石油等能源基礎設施。
工作人員在俄羅斯莫斯科處理無人機殘骸。圖源:新華社
據俄羅斯媒體此前報道,西方媒體披露了北約應對與俄開戰的行動計劃,其中包括將快速反應部隊人數增至30萬。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稱其為自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防御計劃,逾4000頁。其中提到,北約駐歐洲盟軍總司令無需與北約額外磋商,便可獨立作出部分決定。
7月30日,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在社交平臺Telegram上發出警告,稱俄軍不僅在擊退反攻,也在預防全球性沖突,因為一旦俄羅斯失去領土,將不得不動用核武器。
梅德韋杰夫表示,俄羅斯武裝部隊不僅在回擊烏克蘭的所謂“反攻”,也在預防“全球性沖突”的危險。他寫道,如果烏克蘭人在北約的支持下進攻成功,“奪走了我們的部分土地”,那俄羅斯政府將不得不啟動普京總統于2020年6月2日簽署的《俄羅斯聯邦國家核遏制政策原則》,動用核武器。
梅德韋杰夫強調,俄羅斯別無選擇,因此“我們的敵人應當祈禱俄羅斯不讓全球性的核大火燃燒起來”。
據九派新聞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