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臨平大運河畔運的老牌糕餅廠忙翻了天,廠里正在趕制一種叫步步糕的點心。這批步步糕,主要是運河邊的博陸村村民訂的。最近博陸村像是家家戶戶都有喜事,走在街上基本人手一條步步糕。啥喜事?趕在春節前,不少村民都住進新房了。有些村民還沒住進,但也快了。政府出資給地,村民們自掏腰包建新房,涉及178戶家庭,總計近1.2億。這波危舊房改造,大家真開心哦!
祖孫三代擠一間門面的老房子,村民想改改
博陸村緊挨著大運河南岸,是運河街道亭趾、博陸、五杭三大集鎮之一。
在當地,亭趾的糕點,五杭的羊肉,都是名聲在外的美食,但說到博陸,大家對這個集鎮印象最深的,往往停留在人多稠密,人居空間狹窄這一點上。
潮新聞記者 施雯/攝
從前的博陸村,是個運河邊的漁村,漁民以船為家,村里到現在也還有一些漁民。
村里每戶平均宅基地的面積多的100平方米,少的不到70平方米。村里有些住房困難的人家,甚至祖孫三代都擠在了一間門面的老房子里。
村子面積1.68平方公里,居住有730多戶2600多村民。
這次,由臨平區政府在附近劃撥了一塊102畝的土地,提供給村民自建房用,政府還負責新遷建區域的配套設施建設。
此次危舊房改造項目涉及178戶家庭,每戶自建房出資60多萬,總計近1.2億。
村民沈大伯對潮新聞記者說:“我們村宅基地一直非常緊張,像我家只有一間門面,樓上樓下一共只有三個房間,老母親去世前,已經是四代同堂了,我們一直想改善,住得寬敞點。”
擠了一輩子的村民“安居夢”正變為現實
前幾天,博陸村第一批26戶村民剛分到了新房,全是三層小洋樓,家家戶戶有露臺、大院子、落地窗。
圖自天天看臨平
和城里拆遷比較高額的賠償不同,鄉下村里遷建新址,建房部分的資金是需要村民自付的。
原址的老屋宅基地指標,村里通過8萬元一畝進行了回購,根據一戶一宅的原則,只有先放棄原先的宅基地,才有資格在新建區自建房。
新建的房屋戶型為“兩戶一聯”的三層樓房,每戶占地面積約110平方米。
運河街道供圖
新房不僅毗鄰大運河,周邊還有臨平博陸醫院、博陸中心小學、運河中學等相關配套設施。
村民們說,早年間村里的房屋都是一戶緊挨一戶,時間久了各種問題都出現了,磚瓦老化、墻壁脫落、內部格局逼仄,走進室內,光線也很昏暗。
不僅如此,房屋門口的路很窄,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都不能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存在安全隱患。
運河街道供圖
據介紹,博陸村危舊房改造項目共涉及8個區塊的178戶家庭,目前所有房屋均已結頂。其余152戶家庭也將于農歷新年前完成搖號分房。
和普通農村自建房不同的是,小區的公建配套基本由臨平區政府出資建設的,建設內容除了基本的水電、道路硬化之外,小區內還將修建家宴中心、口袋公園、綠化、健身器械等,擠了一輩子的博陸村村民,“安居夢”正在變為現實。
據錢江晚報微信公眾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