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日)進入三九,俗話說“冷在三九”,此時正是隆冬時節,大地積蓄的熱量已消耗得所剩無幾,本該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真正的天寒地凍之時。但看了下未來十天的氣溫,它可能“凍”不起來了。
冷空氣其實并沒缺席。預計,本周將有三次冷空氣活動,8日夜間至10日,受冷空氣影響,我國中東部部分地區氣溫下降4~6℃,并伴有4~5級偏北風,海區風力可達6~7級。11-12日、13-14日北方地區還有兩股冷空氣活動。
但是,這些冷空氣勢力弱,且位置都偏北,主要影響東北、華北東部等北方地區,即使造成明顯降溫,氣溫也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回升,因此總體來看,冷空氣頻繁活躍也難以撼動氣溫偏高的格局。
尤其10日開始,有個高壓脊系統在我國西部地區發展加強,隨后逐步東移,主要在11-13日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
上圖中紅框位置就是這個大暖脊,往北突出的越多,說明其實力越強。
切換到11號的北半球形勢場圖來看,就更明顯了,大暖脊北邊都快突出到極圈了。
這波升溫回暖會有多猛?可以拆分來看:
9日開啟第一波溫暖小高峰,長江中下游多地最高氣溫能達到15℃上下。
注:上圖為9日變溫預報圖,可以對比看到南方升溫明顯,而北方受冷空氣影響迎來降溫。
11-14日,大暖脊到來之后,第二波升溫會更猛,西北、華北西部和南部、黃淮西部以及長江沿線的不少地方都會先后經歷迅速升溫。
預計最高氣溫10°C線將快速北抬,從長江沿線一路向北跨過黃河到達華北南部,EFI(Extreme Forecast Index極端天氣指數)顯示,12-13日,長江以北地區氣溫將大面積、顯著高于常年,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一些地方最高氣溫可能接近或打破歷史同期最高紀錄。如鄭州11日最高氣溫報了16℃,最冷的1月中旬出現這種暖意極少見。
而在冷空氣影響較小的南方,也將上演氣溫也“瘋狂”。預計14日前后,長江中下游地區多地最高氣溫將回到20℃以上!像是合肥、武漢、杭州、長沙等地,本周末最高氣溫都有望達到20℃甚至以上,比當地1月中旬同期要偏高12℃以上,暖如常年3月!
展望后期,1月中旬的后半段,冷空氣對北方的影響依舊大于南方,江南、華南很可能連續多天最高氣溫在20℃以上,真的暖到瘋狂了……
為何會暖到如此離譜?如果你一直看到這里,肯定能搶答:因為冷空氣不給力啊。那再接著刨答案,為啥最近冷空氣都不太行?
那就要把視野放大些。你看今天的北半球形勢場圖,發現沒?西風帶上的槽脊活動是此起彼伏、此消彼長的狀態。
北美和歐洲那半邊槽脊大起大落,多是深入南下的大深槽,對應的就是未來三天,歐洲、北美將有大范圍雨雪并伴有明顯大風降溫天氣,局地降溫幅度超過12℃;而咱們這半邊則相對平緩很多,對應的就是盡管有氣溫波動,但都不傷筋動骨,整體氣溫仍是向暖。
尤其北美地區,你看13號的形勢場圖,那槽又寬又深,都快要夠到墨西哥了,極地冷氣團長驅直下,后果就是北美屆時可能將有強寒潮天氣。
這樣的寒潮大降溫,其實我們也很熟悉,因為12月中旬那次寒潮帶來的持續低溫天氣我們剛經歷過。而無論是刷氣溫新低的寒潮,還是可能破紀錄的大回暖,都不是氣溫的正常狀態,它們都是氣候變暖的后果之一,它們如此頻繁的交替出現,也是極端天氣已成常態的印證。
據中國天氣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