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聯合攝制的年度反腐大片《持續發力縱深推進》,7日晚播出第二集《政治監督保障》。
曾任貴州省六盤水市委書記的李再勇,盲目舉債搞勞民傷財、破壞生態環境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使得他所任職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債臺高筑……
舉債1500億元發展經濟
“搞一點大動靜引起上級關注”
六盤水市是一座因“三線建設”而興的工業城市,煤炭、建材、鋼鐵是傳統支柱產業。
2013年到2017年,李再勇擔任六盤水市委書記期間,提出要“換道超車”,全力發展旅游,將六盤水打造成百年不落后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他共推動興建了23個旅游項目,其中有16個項目已被貴州省列入低效閑置項目。
李再勇為了建這些項目,不顧當地財政實際承載能力盲目舉債,僅債務利息一項就給國家造成了9億余元的重大損失。他主政六盤水的三年多里,當地新增債務達1500億余元,從2013年到2017年債務增長率超300%,給當地留下了極其沉重的包袱。身為地方官的李再勇想的不是當地的發展,而是自己的“發展”。
李再勇:離中管干部只有最后一步了,希望搞一些大手筆、大動作,搞一點大動靜,這樣才能夠引起上級的關注。
強行要求干部借錢發展旅游
“無中生有,沒錢就去借”
由于六盤水市自然風光資源不多,也不是傳統的旅游目的地,一些干部和群眾也曾提出過質疑。面對不同的聲音,李再勇強行拍板、強力推進,給各個區縣下達硬性要求。
李再勇:當時我就講,旅游是可以做到無中生有、小題大做。要求大家每年都要謀劃、招商、啟動、完工一批項目。
六盤水是少數民族地區、欠發達地區,大量旅游項目要耗費巨額資金,李再勇的思路是“無中生有,沒錢就去借”。他不顧六盤水財政實際承載能力,新成立了6家融資平臺公司,把融資額納入干部績效考核指標。項目中,有的包裝成企業項目要求公司去融資借貸,有的壓給區縣去籌資并實施。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十監督檢查室副主任張新介紹,在李再勇的推動之下,六盤水市各級政府盲目進行舉債,甚至出現了一塊土地同時多次抵押貸款、隨意更改融資資金的使用等違規行為。上上下下以發展旅游業論英雄,到處是工地,一片虛假的繁榮景象。
而這虛假的繁榮景象,就是李再勇想要的“政績”。至于未來能不能盈利,債務還不還得上,全不在他考慮之列。
李再勇:如果當時我借的這筆錢要由我來還,我肯定不會去借,但是由政府來還我就去借了。反正過幾年一換崗位,一拍屁股走人,后邊繼任者誰來接,誰承擔責任,有點“擊鼓傳花”的味道。
這些低效閑置項目的共性特點是一味求大、求快,缺乏論證,導致脫離市場客源和消費力實際。李再勇最為重視的梅花山滑雪綜合體項目就是個典型例子。
他號稱要打造“中國西部滑雪之都”,既不考慮六盤水只有一個多月滑雪季,也不考慮六盤水已原有兩個滑雪場,仍拍板興建包括29個子項目的梅花山滑雪綜合體,舉債30多億,其中打造近萬米的“亞洲第一索道”就花了9個多億。如今,除了冬天那一個多月,其余時間游客稀少、舉步維艱。
不顧當地生態大搞農業發展
“希望領導能看見到處都是產業”
不僅如此,李再勇對生態紅線也視而不見,明知當地屬于生態環境脆弱地區,仍違規占用大量林地、草地和水源地。經查,僅梅花山滑雪場建設導致的生態環境破壞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8600萬余元。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十監督檢查室副主任張新介紹,他不是不知道生態的紅線在哪里,但是由于他的“政績”沖動,不惜以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為代價。
李再勇在六盤水力推的農業產業項目,也出現了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問題。他提出打造刺梨產業100萬畝,為追求規模效應,不顧海拔、地質、環境差異,要求集中連片種植。
李再勇要求連片規模化地種植,主要是為了“好看”,希望領導車子上看到,到處都是產業。
李再勇:我是學農的,我知道土壤對植物的匹配性。當一個人為了自己私利的時候,他實際上可以忘記最基本的知識。
刺梨本是能帶來效益的好項目,但由于“一刀切”式推進,導致全市種植的117萬畝刺梨中,不少苗木長勢差、掛果率低,甚至有的多年顆粒無收。如今,已有四成農戶自發砍掉刺梨改種別的作物。
經查,李再勇還存在嚴重的經濟問題。他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承攬、項目規劃審批等方面牟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2023年11月,李再勇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其涉嫌犯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等問題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他留下的沉重債務和低效閑置項目,六盤水市委市政府正研究采取各種措施,爭取化解盤活,盡量挽回或減少損失。
據川觀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