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加沙城的建筑遭以色列軍隊空襲后升起濃煙。新華社發(里澤克·阿卜杜勒賈瓦德攝)
這是10月12日在加沙邊境以色列一側拍攝的集結的以軍部隊。新華社/基尼圖片社
以色列軍方13日早晨要求巴勒斯坦加沙地帶北部上百萬居民在接下來24小時內撤往南部地區,稱以軍今后幾天將在加沙城展開“重大”行動。多家國際媒體認為,這是以軍即將發動地面進攻的前兆。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早已在加沙地帶構筑龐大地道網絡。有媒體分析,過往經驗顯示,哈馬斯有能力在加沙地面戰中給以軍造成嚴重損失。
警告平民撤離
以色列軍方在一段視頻聲明中要求加沙城等加沙地帶北部所有平民南撤,稱這是出于“人道主義”原因,“為了你們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聲明指認哈馬斯利用平民當“人體盾牌”,稱哈馬斯武裝人員躲藏在加沙城民宅下的地道里和居住著無辜平民的樓房里。以軍說,當加沙北部平民可以返回時,會收到以方另一份聲明。
聯合國方面早些時候說,以軍告知聯合國,要求加沙北部110萬居民南撤。整個加沙地帶人口大約230萬。
一名哈馬斯官員說,以軍這一警告是“虛假宣傳”和“心理戰”,呼吁巴勒斯坦人不要被誤導。
鑒于以軍已在加沙地帶外圍集結大批重裝甲部隊,創紀錄地動員36萬預備役人員,多家國際主要媒體認為,以軍即將發動地面進攻。以色列軍方沒有證實已決定出兵,但先前多次暗示,發動地面戰只是時間問題。
以軍發言人孔里庫斯13日說,以軍今后幾天將在加沙地帶動用“大量兵力”,因此要求平民撤離,以便打擊哈馬斯武裝人員。他聲稱,以軍將“做出廣泛努力避免傷害平民”。
哈馬斯7日從加沙地帶發起大規模偷襲,以色列毫無防備,損失慘重,死亡人數超過1300人。以軍隨后連番轟炸加沙地帶,據巴方通報,截至12日,已經造成1500多人死亡,其中許多是兒童。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駐加沙城官員伊娜斯·哈姆丹接受美聯社電話采訪時說,她正匆忙打包準備撤離,以軍警告在當地引發混亂,“沒有人知道該做什么。”采訪期間,電話那頭傳來她家人驚慌尖叫的聲音。
哈姆丹說,加沙城及整個加沙北部所有聯合國工作人員已接到撤往拉法市的通知。巴勒斯坦紅新月會駐加沙城發言人內巴勒·法爾薩赫說,上百萬人不可能在那么短時間內安全撤離。“我們的病人怎么辦,醫院里有傷員,有老人,有孩子。”她說,許多醫護人員拒絕拋下病人撤出醫院。
傷亡恐將更高
加沙地帶面積約360平方公里,人口密集、建筑林立。美聯社說,一旦以軍和哈馬斯在那里展開殘酷的巷戰,雙方都會遭受比本輪巴以沖突頭幾天更高的傷亡。
一名只愿公開綽號“阿布·阿卜杜拉”的巴勒斯坦某武裝派別官員告訴路透社記者,以軍地面入侵將“跳入未知”。
以色列官員明確表示,地面行動時間不會短,也不會輕松。尤其是,哈馬斯在7日滲透作戰中挾持數十名甚至上百名以色列人,現在可能把他們藏在以軍稱為“加沙地鐵”的地道網絡中,而以軍要消滅哈馬斯武裝,必須清除這些地道。
一名以色列安全部門消息人士說,以軍行動會持續較長時間,目的是解除哈馬斯所有軍事能力并消滅其軍事組織。對方大部分人員、裝備、物資都藏在地下,“首先要把地面夷為平地,才能攻入地下掩體”。
哪方擅打巷戰?
按照路透社的說法,巴以雙方誰都無法具體預測地面戰會出現什么情形。以色列誓言把哈馬斯“連根拔起”“從地球上抹去”,而哈馬斯在以往巴以沖突中已經證明自身能夠生存,并擁有適合巷戰的強力武器。
據路透社報道,在加沙地帶過往地面戰中,以色列空軍動用多型號“掩體炸彈”,以色列陸軍“梅卡瓦”主戰坦克可以對付巴方地道陷阱,而巴方武裝人員將利用地道四處出沒打擊以軍,并裝備火箭彈、“短號”反坦克導彈等武器。
哈馬斯軍事領導人之一薩利赫·阿魯里在本輪巴以沖突爆發前接受卡塔爾半島臺采訪時說,哈馬斯的防守方案比進攻方案更強有力。
阿布·阿卜杜拉說,加沙武裝人員已做好準備,“飛機決定不了一場戰役。許多戰士將選擇直面坦克和地面部隊”,因為巴方軍事能力過去幾年來得到增強。
以軍2008年和2014年兩次大規模攻入加沙地帶,分別陣亡9人和66人。
今年7月,以軍在杰寧難民營發動近20年來在約旦河西岸最大規模軍事行動,一些以軍士兵中埋伏后遭到火力壓制,靠呼叫“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解圍。
當時與以軍作戰的巴勒斯坦新生武裝派別“杰寧旅”一名成員告訴路透社記者,如果以軍進入加沙地帶,和杰寧難民營的作戰將是“天壤之別”,緣由是“杰寧旅”沒有基地,也沒有火箭彈、反坦克導彈等武器。
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前以軍高級指揮官說,杰寧難民營沖突可以給以軍提供教訓,加沙地帶巴方武裝人員軍事能力和技術裝備要強得多。胡若愚(新華社專特稿)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