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文聯消息,評彈表演藝術家余紅仙于2023年8月19日6時18分因病在華山醫院逝世,享年84歲。
余紅仙,評彈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州評彈(蘇州評話、蘇州彈詞)代表性傳承人、上海市文聯榮譽委員。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上海評彈團藝術指導等。原名余國順,1939年11月生,浙江杭州人。1952年起學習、彈唱評彈,從藝60年,天賦佳嗓,長于彈唱,音色明亮,高低自如,擅長唱多種彈詞流派唱腔,有《雙珠鳳》《描金鳳》《奪印》《人強馬壯》《戰地之花》等眾多藝術作品。其中一曲《蝶戀花·答李淑一》使評彈藝術走向全國,產生了廣泛而重大的影響。有“唱不倒的金嗓子”之美譽。2014年獲第八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
余紅仙曾說,現在評彈面前有不少困難,書場里的聽眾年紀老的多,年紀輕的少。“現在這個時代跟我們小的時候是不同的,我們學評彈的時候,正是評彈最為興旺的黃金時代,活躍著許多優秀的老前輩藝術家。1951年成立了上海評彈團,這些老師也都是年輕力壯的時候,流派一個個產生,中篇一個接一個出來,老師們發揮的余地也更大,演出的內容也更多。”
雖然前輩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成為一種“定勢”,但余紅仙想去改變。她對長篇中的唱法做過不少研究,也作了不少嘗試,“聽客們覺得有自己的特色、蠻好聽的,比如《雙珠鳳》中的《為千金》《定情》等等,大段唱篇經過修改以后,我的唱腔也就很自然地突破了”。
她還說,評彈面臨的困難不僅是聽眾少,接班人也少,因為生源少,尖子也比較難培養出來。盡管現在老一輩還在講課,還在教唱,但能從二三十人中培養出一些很好很好的演員,確實比較難。“我們還在戲校評彈班培養年輕人,我相信這里面一定會有一些好的演員出來。我期待更多的學生把更多的心放在評彈上:既然學了就要用心地學,要把說書這個事業作為自己的一個追求,評彈是一個高雅的藝術,要做一個前途優秀的評彈藝術接班人。”
來源:上海文聯、中國新聞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