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召開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
大皖新聞訊12月28日上午,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自2022年11月安徽省印發《安徽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以來,全省共投入包括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護理補貼在內資金15.97億元,惠及老年人200萬人左右。同時,為穩步扎實推進安徽省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2024年安徽省將新增“家門口”養老服務機構不少于100個;并將中央財政下達安徽的1.06億元支持資金,用于對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給予救助。
困難老年人兜底保障不斷加強
據介紹,截至目前,安徽全省共有28.1萬老年人納入特困供養范圍,城鄉平均保障標準分別達到1308元/月、1009元/月;75.4萬老年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城鄉平均低保標準分別達到787元/月、759元/月。
2023年安徽省為196.8萬80歲及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投入資金10.5億元;為49.1萬經濟困難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補貼,投入資金3.18億元;為15.08萬經認定生活不能自理的經濟困難老年人提供護理補貼,發放資金2.29億元。2023年新增集中托養低收入家庭失能老年人3281人。
進一步做好老年助餐服務工作
發布會上,安徽省民政廳副廳長耿學梅就進一步做好老年助餐服務工作進行了介紹,截至目前,安徽全省共有養老機構2533個,床位32.47萬張,機構養老保障能力寬裕,并涌現出一批知名養老服務品牌。
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方面,合肥、馬鞍山、安慶、銅陵、滁州5市先后入選全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地區,已建成縣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117個、街道(鄉鎮)養老服務中心1515個、社區養老服務站2858個,村級服務站(幸福院)6158個。
同時,安徽省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全省現有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7792個,累計服務老年人4200萬人次。
發展“家門口”養老服務機構
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就是解決老年人在家門口養老的需求。2023年,安徽省將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建設納入到50項民生實事,遴選了50家示范性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項目。
耿學梅介紹,下一步,民政部門將持續推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建設,正在研究制定《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建設指引(試行)》,從項目選址、功能區設置、服務功能設置、服務收費、備案辦理、服務規范等方面規范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發展,著力提升嵌入式養老機構的硬件設施和服務質量。
目前,已經報請省政府將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納入明年的50項民生實事,計劃2024年在全省建設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不少于100個。
救助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
近期,民政部、財政部印發《關于組織開展中央財政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其中,下達安徽省用于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資金1.06億元,對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給予救助。
耿學梅介紹,在救助對象方面,目前暫定為已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且經評估為完全失能等級并自愿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在救助額度方面,每名符合條件老年人享受的救助額度為入住養老機構實際收費標準扣除老年人已獲得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殘疾人“兩項補貼”等行政給付后的差額。經評估確定為完全失能等級的,老年人或其代理人可以在入住養老機構滿30日后,持養老服務協議和有效繳費憑證,向縣級民政部門申請救助。經審核符合條件的,作出予以救助的決定,同時確定救助金額。救助金從申請對象入住養老機構當月起算,并于次月按月支付到其本人賬戶。
大皖新聞記者 殷志強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