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計劃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31所,增加學位2.2萬個……12月27日,大皖新聞記者從蜀山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獲悉,根據該區2024年工作計劃,全年將安排重點項目超150個,計劃投資280億元;加快趙小郢村民組等8個城中村改造,高質量建設運河新城;計劃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31所,增加學位2.2萬個;高標準建設高鐵新城,全力支持保障合肥西站建設……力爭2024年,該地區生產總值預期目標增長6%左右。
計劃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31所,增加學位2.2萬個
2024年,合肥市蜀山區將聚焦特困人員、低保對象救助,全面推行居民“一卡通”社會保障應用,實施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政策,做到應保盡保、應助盡助。聚焦“一老一小”群體,創建全國優質醫養結合示范區和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區,大力發展多形式普惠托育,不斷提升婦幼健康保障水平。深化醫藥體制改革,建設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加強井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形成“一中心一特色”“一院一品牌”的基層衛生機構錯位發展格局。
同時,靈活運用多種方式,加快“難安置”問題化解,完成鄧店安置點、教育新村二期等4個項目、117萬平方米安置房分配。做好危舊房原址改造翻建,推進軸承新村等18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服務,推動菜市場管理升級,推進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增強群眾家門口的幸福感、滿意度。積極盤活城市空間,新建共享停車場12處、停車位1000余個,更好滿足群眾出行需求。
2024年合肥市蜀山區將“一校一策”化解熱點區域資源配置供給矛盾,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31所,增加學位22380個,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名校長、名師、名班主任“三名工程”,打造家校社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著力創建平安校園,持續擦亮“學在蜀山”教育品牌。積極引入“云展覽”“元宇宙”等新型數字文化服務,構建非遺和歷史文化沉浸式體驗新場景。
全年安排重點項目超150個,計劃投資280億元
2024年,合肥市蜀山區全年安排重點項目超150個,計劃投資280億元。完善重點項目“專班+專員”服務機制,推動中貝通信、盛位電子等簽約項目加快開工,陽光電源零碳中心等在建項目加快建設,卓海智能產業園等擬竣工項目加快投產。著力推進“騰籠換鳥”,拓展產業載體空間,力爭盤活閑置低效用地600畝以上。
充分發揮環境研究院創新引領作用,創造更多環境治理優質方案,拓寬生態環境醫院應用場景,力爭“中國環境谷”營收突破550億元。加快推進安徽智能軟件園建設。依托新糧倉、廬州公園等重點項目,打造商文旅融合新樣板,力爭培育2至3家省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依托“科大硅谷”蜀山園建設,深度謀劃布局新材料等產業。
按照“科大硅谷”蜀山園規劃,錨定“30×30”
目標全面推進科創載體建設。圍繞安大、安醫大等高校院所,點狀布局眾創空間、孵化器。力爭新增國家級科創載體1個、省市級科創載體3個。加強對科技企業、新型研發機構招引和培育,力爭新增市級及以上新型研發機構2個、高新技術企業超160家、專精特新企業超5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200家。
加快趙小郢村民組等8個城中村改造,高質量建設運河新城
2024年,合肥市蜀山區計劃深入實施新時代建設領域“三大工程”,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466套,加快趙小郢村民組等8個城中村改造,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深化“科創+城市更新”,啟動大鋪頭片區、中國科大科技園項目建設,加快科創載體、公服配套落地。實施“文創+城市更新”,持續提升天鵝湖文化商務區品質,市場化開發紅四方地塊,依托優質文化資源,聚力打造創意文化示范區。新改建市政道路20條、10.2公里,新增、提升綠化32萬平方米。
同時,高質量建設運河新城,完善醫療基礎設施配套,全力推進鄰里中心、工人文化宮等項目開工,保障市委黨校新校區、合肥八中運河新城校區建成投用,深入謀劃推動長江西路以北區域9個產業微鎮規劃開發。高標準建設高鐵新城,全力支持保障合肥西站建設,結合城中村改造推進圈層式開發,明確管理機制,謀定產業布局,著力打造集商業、商務、科創、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活力核心。強化文明交通秩序整治,重點治理西二環與黃山路交口等3處擁堵點。
同時,加快將軍嶺橫豎街建設運營,推動小嶺南、大麥季現有住宿、餐飲等業態提檔升級,實現鄉村振興示范區串“點”成“線”。深度策劃西部運動休閑組團IP,延伸大嶺南運動休閑產業服務鏈條,建好產品體驗中心、農事研學中心,完善配套服務,打造合肥人的城市“后花園”。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