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多處迎來降雪茫茫“沙海”變一望無垠的“雪海”各種美圖立即火遍全網。
沙漠也會下雪嗎?但事實是,這是繼2021、2022年冬季塔克拉瑪干沙漠出現降雪后,這里連續第三年迎來降雪。然而,據常年生活于此的百姓說,連續多年且這么大規模的沙漠降雪不常見。那么,真相究竟如何?
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下雪了
坐落在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地帶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東西縱橫約1000公里、南北寬400公里左右,是我國最大的沙漠,被稱為“死亡之海”。其年平均降水量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平均年蒸發量卻高達2500毫米至3400毫米。
風云三號D星拍攝的塔里木盆地 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在復盤此次入冬以來全疆首場大范圍降雪和特強寒潮天氣過程時,自治區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云惠說,12月11日至15日,全疆大部出現了一次風雪和寒潮天氣,北疆出現特強寒潮,全疆大部出現降雪。12日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出現暴雪,14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簡稱“巴州”)庫爾勒市出現大雪,這兩地氣象站監測到的降雪量均打破本站12月降水極值。
正是在此過程中,12月13晚至14日凌晨,巴州輪臺縣、且末縣以及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周邊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紛紛迎來降雪。其中13至14日,巴州多個氣象站監測到0.2至7.4毫米不等的降雪量。
據當地生活了多年的老百姓回憶,當地出現這么大規模的沙漠降雪并不常見。
而在新疆氣候中心監測評價副首席吳秀蘭看來,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很大,不一定每次降雪過程都能被當地居民看到。
此外,有些區域出現了微量降雪,但南疆冬季氣溫相對較高,最終沒有形成有效積雪。
昔日“沙海”為何連續三年出現大范圍降雪?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塔克拉瑪干沙漠連續第三個冬季迎來降雪。在今年12月13至14日巴州多個氣象站記錄到0.2至7.4毫米不等的降雪量之前,巴州尉犁縣鐵干里克氣象站曾于2021年11月28日、2022年1月12日至13日分別記錄到2.4毫米和0.6毫米的降雪量。
“受冷空氣影響,配合適當的水汽條件,塔克拉瑪干沙漠出現降雪并不少見。不僅是近三年冬季,更早以前塔克拉瑪干沙漠就出現過大范圍降雪,其中2008年初我國自西北向東南遭受嚴重冰雪災害,當時塔克拉瑪干沙漠大部分也被冰雪覆蓋。”吳秀蘭說,縱觀歷史氣象觀測記載,塔克拉瑪干沙漠里出現降雪雖然少見但并不罕見。
吳秀蘭認為,就拿建設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塔中氣象站來說,自1998年塔中氣象站建站以來,監測到冬季出現大于0.1毫米的降雪日數有40余次,大于1毫米的明顯降雪日數達8次。此外,從塔克拉瑪干沙漠周邊氣象臺站常年平均統計數據來看,當地冬季明顯降雪日數都在25天至50天不等。
全球變暖影響下,南疆盆地局地降水的極端性和頻次正顯著增強增多
事實上,除了降雪,暴雨、雷電、冰雹等也偶爾造訪塔克拉瑪干沙漠。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趨于頻繁,南疆盆地局地降水的極端性和頻次顯著增強增多。同時,近年來整個南疆的冬季平均降水量也呈增加趨勢。”吳秀蘭舉例介紹,1991至2020年塔里木盆地冬季平均降水量為5.7毫米,相比1981至2010年5.1毫米冬季平均降水量增加了0.6毫米,變多11.8%。
不過,從整體來看,不只是南疆,北疆冬季降水也呈現增加趨勢,1991至2020年北疆冬季平均降水量為35.2毫米,相比1981至2010年北疆32.7毫米冬季降水量,增加了2.5毫米,變多7.6%。
作者:李志宏
本文專家:新疆氣候中心監測評價副首席吳秀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云惠
據中國氣象局微信公眾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