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2月14日,記者從合肥市經信局獲悉,近年來,合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以來,合肥市共新增民營上市公司6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民營上市企業56家,占比63.6%。2022年全市凈增高企1834家,總數達6412家,其中民營企業6001戶,占比93.6%。2023年全市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9732戶,民營企業占比90%以上。
新增高企絕多大數是民企
在合肥實施的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倍增行動中,2022年全市凈增高企1834家,總數達6412家,其中民營企業6001戶,占比93.6%。2023年全市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9732戶,民營企業占比90%以上。“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中,2023年合肥市共推薦291個項目參加省賽,占全省參賽總數的38.5%,合肥華升泵閥股份有限公司的“石油化工聯合安全智能巡檢機器人及其配套解決方案”項目入選全國50強名單。
據介紹,合肥市民營經濟規模穩步提升,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2022年,合肥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6532.6億元,同比增長4.1%,高于GDP增速0.6個百分點;占全省總量20%以上,在全省首位度進一步提升;占全市GDP比重54.4%、較2021年增加0.5個百分點,創2015年以來新高。
民營經濟主體快速增長,至2022年末,合肥擁有民營經濟市場主體146.9萬戶,占市場主體總量的97.0%,同比增長12.2%。2022年,合肥民營經濟實現稅收661.8億元,占全市稅收收入的55.3%。民營企業進出口259.2億美元,增長16.0%。專利數量猛增,民營企業發明專利授權7729件,同比增長超三成,占合肥發明專利授權量的六成以上。
今年已新增民營上市公司6家
2023年以來,合肥市共新增民營上市公司6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民營上市企業56家,占比63.6%。
合肥按照“國有資本引領、市場化運作”的原則,推動產業、創業引導基金等參股基金撬動社會資本延鏈補鏈強鏈,支持60個投資項目成功上市或被并購上市,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民營企業。
2019年以來,合肥市迭代實施5版營商環境改革方案共計676項改革措施,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其中,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模式,推行“一業一查”監管和柔性監管,擴大免罰清單的范圍,免罰事項擴增至202項,減輕處罰事項達到45項,2023年以來共計減免罰金近4000萬元。
下一步,合肥市將持續推進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見效,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支持民營企業創建各級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企業創新載體。另外將大力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激發涌現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