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全國最大的蜀檜種植基地、安徽省唯一苗木花卉專業村、滁州市兩個"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之一……12月7日,"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主題采訪團走進滁州市來安縣林橋村。據了解,如今,苗木產業成為林橋村的支柱產業,苗木銷售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年銷售額達1.6億元,村民們靠苗木經濟實現致富增收。
"以花木促進發展,以花木走向富裕"
過去,林橋村有個出了名的"三看":一看林橋斷頭路,二看林橋破草屋,三看林橋斷炊戶。
如今,林橋村有了"新三看":一看林橋樹,二看林橋柏油路,三看林橋富裕戶。
據林橋村黨總支書記劉宏燕介紹,當年村里確立了"以花木促進發展,以花木走向富裕"的發展思路,牽頭成立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由村"兩委"干部帶頭入社,并充當合作社政策"宣傳員",先后動員360戶苗木種植"散戶"加入合作社抱團發展,"2003年,林橋村注冊‘林橋’商標,所有經紀人、合作社、營銷點全部以此商標對外宣傳和經營,打響林橋苗木品牌。"
近年來,林橋村將發展苗木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并建立起"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苗木產銷模式。目前,"林橋"苗木花卉品牌已經打開了知名度,輻射帶動了周邊村苗木花卉產業蓬勃興起,培育打造集園林施工、苗木產銷于一體的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特色經營主體20余家。
苗木銷售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
時代在發展,林橋村也在應時而變。"這種樹苗扦插以后,一年小苗只能賣20元,但是經過2年修剪造型,上盆后能賣到200多元,經4年培育,上盆后價格能升到1000元左右。"該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石少軍介紹,這些都是作為盆景的素材對外銷售,附加值很高。
在發展傳統苗木的同時,林橋村積極探索精品苗木新途徑,引導村民樹立轉型發展意識,再通過改良種植方式、引進新品種、推廣"容器苗"等方法,提出了由綠色苗木向彩色苗木、花卉苗木、盆景造型苗木轉型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以林橋為核心的苗木花卉現代農業示范區。村里的糧農、菜農已全部轉型為苗農,實現了家家會種樹、戶戶能賣苗,完成了由粗放型種植業向高端高效種植業的華麗轉身。
如今,苗木產業成為林橋村的支柱產業,苗木銷售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年銷售額達1.6億元。
探索"苗木+旅游"的產業融合發展之路
"在傳統苗木種植基礎上,我們開始向盆景造型苗木轉型,引進了2家龍頭企業。"林橋村黨總支副書記楊滿田介紹,村里成立了盆景素材專業合作社,租用新建成的電商產業園拓展網絡直播業務,把盆景銷往全國。合作社免費對全村苗農進行技術培訓。
除了轉型,林橋村還有新的的規劃。因為毗鄰江淮分水嶺風景道,該村正探索"苗木+旅游"的產業融合發展之路,瞄準休閑養生周邊游市場,將休閑旅游和苗木觀賞相融合,吸引更多周邊游客觀光游玩。目前,村里陸續建起休閑農莊,積極開展苗木科普研學游活動,來自南京、合肥、滁州等地的游客絡繹不絕。
由貧向富,林橋村不斷做好"綠色"文章,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帶動村民實現經濟增收。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