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新時代 新徽班 新氣象”安徽省精品劇目展演來到南京,繼12月5日晚徽劇《劉銘傳》讓戲迷大呼過癮之后,由安徽省徽京劇院創排的徽劇《徽班》于本月7日晚在江蘇紫金大劇院上演,給江蘇戲迷“加深印象”。
此次由安徽省演藝集團出品、安徽省徽京劇院上演的《徽班》,四位主演都是國家一級演員,領銜主演、徽劇小生汪育殊曾憑大型徽劇《驚魂記》獲得第二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該劇講述了清代時期,諸腔繁盛,競相進京,奪得內廷賞賜紅綾花球者方可入宮獻藝。徽調、漢調、昆曲三戲合璧,徽班頭牌肖叫天與漢調名角黑山爭勝,樂親王青睞漢調,納格格暗慕肖叫天。肖叫天博采眾長,革新徽韻。徽班宮中展新姿,得到樂親王認可,更獲太后贊賞。肖叫天和黑山同捧紅綾花球到御前,太后為徽班賜名“小京班”,要其攜紅綾花球,到民間為百姓獻藝。
徽劇《徽班》,以“徽漢合流”這一戲曲大事件為背景,藝術再現徽班演員堅守藝術理想,推動戲曲藝術守正創新的可貴品質。《徽班》整本演出容量大,表現力豐富,能以多種聲腔表現各種復雜人物情感,以多種表演技藝塑造舞臺人物形象,極富表現力和可看性。整場演出兼容昆腔、秦腔、漢調、徽調等,唱腔古樸典雅而又婉轉細膩,真正體現了徽劇表演兼收并蓄、博采眾腔之長的特點。
南京市民楊曉鳴表示,“看得十分過癮!《徽班》故事緊湊,情節跌宕起伏,為觀眾講述了一段梨園往事。可以看出來,臺上演員功夫深厚,所以文武戲都非常精彩,也讓我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00”后觀眾陳子珩說,“徽劇的旋律比較動聽,幾位主演的嗓音也比較絲滑,尤其是高音比較絲滑,反正我的耳朵聽起來是比較享受的。它帶給觀眾的是一種藝術的、美的享受。作為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小‘粉絲’,我覺得徽劇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大皖新聞記者 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