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現場糾正電單車騎行陋習。
近日,廣州市公安局在官網發布公告,公開征求公眾對《廣州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的意見,截止時間為11月30日。值得關注的是,關于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征求意見稿》就非機動車道建設規劃、廢舊蓄電池回收、總量控制、信用管理和記分管理等進行了規定。
《征求意見稿》提出,本市根據城市交通發展狀況和環境保護實際情況,可以對電動自行車依法采取限制通行、總量控制或者淘汰的措施。具體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組織實施。
在信用管理方面,《征求意見稿》明確,駕駛電動自行車一年內有十次以上道路交通違法行為記錄,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告知后逾期不接受處理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相關駕駛人違法信息納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的個人信用檔案。
外賣等即時配送平臺企業未按照規定履行交通安全或者消防安全管理義務被行政處罰的,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部門依法將相關數據錄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
此外,《征求意見稿》提出,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參照機動車駕駛證記分管理模式,對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除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外,實行累積記分制度。累積記分達到相應分值,駕駛人應當接受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教育。
關于法律責任: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擬開展非現場執法
除了涉牌涉證等方面的法律責任,針對非現場執法,《征求意見稿》規定,對于通過電子技術設備記錄的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審核無誤并錄入相關管理系統后,應當告知電動自行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在規定期限內接受調查、處理。電動自行車所有人、管理人將電動自行車交由他人駕駛的,應當告知駕駛人按照規定期限接受處理。
當事人逾期未接受處理,駕駛電動自行車上道路行駛被發現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駕駛人對其實施的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依法扣留電動自行車。
對違法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予以行政處罰,因違法行為人逃跑等原因無法履行告知義務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采取公告方式予以告知。自公告之日起七日內,違法嫌疑人未提出申辯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在審慎監管方面,《征求意見稿》提出,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采取協助維護交通秩序、觀看視頻課程等方式,對違反道路通行規定的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進行交通安全教育。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實施違反道路通行規定的行為,情節輕微,且當場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可以給予口頭警告,免予罰款處罰。
據廣州日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