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記者 鐘煜豪)據中國政府網消息,水利部日前在答復“水庫水電站泄洪放水前應及時通知居民”的建議時表示,將進一步督促協調地方防汛指揮機構及有關部門、單位完善水庫水電站放水相關安全機制措施,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加強巡查提醒勸導,防范水庫水電站泄洪放水發生溺水事故。
早前有網友反映,水庫水電站等水利樞紐泄洪或放水時,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或管理單位應該及時通過短信、廣播、警報等形式及時通知當地群眾或游客,以確保生命財產安全,避免發生事故。泄洪放水期間還應加大巡查力度,勸離群眾。下游受影響區域都應該及時預警,短信通知是很好的形式,提醒人們遠離河道。真心希望以后不再出現放水產生的溺水事故。
水利部稱,我們會同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對網友的留言進行了研究,現答復如下:國家對水庫水電站放水風險防范問題高度重視。國家防總辦公室、水利部、應急管理部每年部署汛前準備和汛期防汛救災工作時都會進行強調并作出具體安排。2023年7月28日,水利部等部門聯合印發文件,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壓實責任,嚴格實行水庫水電站放水安全預警管理,建立直達一線的“叫應”機制,在沿河建立必要的預警設施設備,通過電話、短信、應急廣播、蜂鳴警報等方式提前發布警示信息,對涉險人員進行勸導,及時撤離避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公開資料顯示,國務院安委辦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對放水潛在安全風險研判不充分,水庫水電站與受影響區域屬地政府之間信息通報制度不健全、、水利部、國家能源局早前在《關于進一步加強水庫水電站放水安全風險防范工作的通知》中通報,今年以來陸續發生多起因水庫水電站放水而引發的下游河道人員失聯和傷亡事故(件)。這些事故(件)的發生,暴露出部分地區危險河道聯動機制不暢,群眾公共安全意識不到位等突出問題。
澎湃新聞注意到,今年9月,福建省安委辦、省發改委、省水利廳《關于進一步強化水庫水電站放水安全風險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一庫一策”的原則,建立完善水庫水電站放水安全預警聯動機制,明確水庫水電站放水相關責任人。要根據放水下泄流量、時間、受影響區域等要素,完善預警時間、方式、流程、范圍以及保障措施等內容。要督促水庫水電站加強放水安全預警管理,完善相關操作規程,確保安全預警要求與放水發電工作同步部署、無縫銜接。要對水庫水電站壩下管理范圍內的區域采取視頻監控等方式,及時掌握河道內人員活動情況,嚴格落實有關規定和預案要求,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建立直達基層一線的“叫應”機制,在沿河建設必要的預警設施設備,通過電話、短信、應急廣播、蜂鳴警報等方式提前發布警示信息,并對涉險人員進行勸導,及時撤離避險。
同月,安徽六安市水利局在《關于做好六安市水庫水電站放水聯動預警管理的通知》中提出,要加強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及時通過發文、傳真、微信、電話、預警廣播等方式發布預警信息;預警信息應包含泄洪(發電)時間、下泄流量、影響范圍、防范提醒等內容。水庫泄洪嚴格執行已批準的水庫防洪調度方案。大型水庫泄洪:市水利局接到省水利廳通知后,以文字形式告知縣區及市防辦,情況緊急時可直接電話通知,并做好記錄(責任科室:防御科)。小型水庫泄洪:水庫管理單位應第一時間告知到下游影響區相關單位和人員,必要時抄報縣區防辦及水利部門(責任科室:河湖科)。水電站發電放水:水電站管理單位應提前12個小時以上,將發電放水計劃告知下游鄉鎮,并抄送水庫主管部門及縣區防辦;若發布預警后臨時推遲或取消發電計劃,應電話告知相關單位,再次啟動按照流程發送預警信息(責任科室:排灌站)。縣區防辦及下游鄉鎮在接到放水預警信息后,第一時間將預警信息通知到水庫下游河道沿途有關村和單位,村委會通知并做好涉河人員撤離河道。
六安市水利局上述通知還明確,若發生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狀況,應立即采取調整放水等措施,甚至停止放水。對發現或接報險情單位應立即向當地防辦和水利部門報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