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目前,世界上有15個國家的鈔票紙張,是由我省宿州一家公司制造。這家公司在1988年時,還是一家小公司。一家小公司如何用30多年時間“逆襲翻盤”?做成“專精特新”企業?12月3日,大皖新聞記者走進這家公司探訪。
公司低調鉆研打破技術壟斷
走進位于宿州市的安徽雪龍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只見左邊佇立著一排排碩大的車間。“我們公司主要專門研發棉漿類產品”。公司負責人吳保杰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棉花渾身是寶,棉花、棉殼等都能做成高科技產品。
據介紹,他們經過三年多時間技術攻關,現已成功研發出三醋酸纖維棉漿。該產品是液晶顯示器偏光片供應鏈最上游的原料,全球僅有美國一家公司能夠生產。“我們產品研發成功,打破了美國的壟斷。”吳保杰說,公司另外一個重要產品是鋰電池的負極粘接材料,該材料以前全靠日本進口,“如今這個現狀被打破了。”公司第三項產品是鈔票紙的棉漿,這種棉漿是出口鈔票紙的原料。
出口的產品檢驗很嚴格
走進其中一個車間,只見很多工人在忙碌著,機器上卷著卷著厚厚的白色棉漿產品。
記者注意到,在車間一側有個合格品區,封裝成四四方方的棉漿紙高高得堆積著,合格品區旁邊,是不合格品區域,被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同樣堆得很多。“我們車間對產品檢驗非常嚴格,稍微不合格的產品都禁止流出去。”一位工人說。吳保杰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檢驗合格的產品就是鈔票紙張如今他們已經為國外15個國家提供鈔票紙的原料。鈔票原漿產值,占公司產值近1/3。
30多年鉆研創造新材料奇跡
吳保杰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是1988年創辦的企業,企業大多做一些衣服上的材料,后來企業改制了。
改制后的企業出路在哪里?吳保杰回憶,當時董事長說要“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公司專門致力于棉漿產品研發。“我們科研投入達到了4.5%,我們要求研發團隊無論在什么時候,技術都要領先,我們同行業兩年三年。”吳保杰說,公司致力于多元化產品研發。
經過幾十年研發,公司一直在“專、精、特、新”上下功夫,創造新材料領域的“奇跡”,現已發展成為國內特種棉漿行業領軍企業,擁有特種棉漿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28項,7大系列40多個特種棉漿品種,市場占有率和產品出口數量多年來穩居行業前兩位。下一步,公司二期年產2萬噸三醋酸纖維素特種棉漿項目正在建設,項目總投資3.1億元,預計2024年上半年建成,達產后新增產值約4億元。
大皖新聞記者 向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