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藤蔓”圖像。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報告稱,他們發現了一個由至少20個大質量星系組成的巨型天體結構,這個結構現在被稱為“宇宙藤蔓”,大小約為1300萬物理光年。這一發現已發表在論文預印本網站arXiv上。
大質量和密集的星系結構被認為是星系團的祖先,探測這種類型的新結構并詳細研究它們,是人類理解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基礎。
由丹麥科技大學領導的一組天文學家此次發現了這種類型的新物體——一個巨大的藤蔓狀結構,其由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和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并補充完成結果。
研究表明,“宇宙藤蔓”非常長且巨大——長度約為13.04光年,寬度為65萬物理光年,至少由20個大質量星系和6個超密度星系組成,總質量達到2600億太陽質量。該結構中兩個最大的星系,被稱為星系A和星系E,是靜止的(每年恒星形成速度低于0.5個太陽質量),并呈現出凸起的形態。
目前認為“宇宙藤蔓”不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系統,它證實了大質量靜止星系也可以在不斷增長的大尺度結構中形成。天文學家建議進一步研究高紅移的靜止星系團,對于提高人們理解宇宙中最大結構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至關重要。
在最近發射的歐幾里得太空望遠鏡的幫助下,該愿景將成為可能,因為這一望遠鏡的科學目標即是探索宇宙網的結構和歷史。
據科技日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