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在人們生活中到底發揮著怎樣的角色?有人用它來溝通世界、增進彼此了解,有人卻用來發泄情緒、肆意辱罵他人。
近日,中央網信辦秘書局發布《關于開展“清朗·網絡戾氣整治”專項行動的通知》,對7類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其中,“網絡廁所”“開盒掛人”行為被列在問題首位。
臭氣熏天的“網絡廁所”
“觀點不同可以交流,但為什么要把別人‘掛廁’辱罵呢?!”就因為發表了一條游戲評論帖,上海居民白女士被“掛廁”了。
今年6月,某社交平臺的好友突然私信她,發來一條帖子截圖:有人在網絡“廁所號”上將白女士發表的游戲評論進行截圖投稿,并對其進行批判,評論區紛紛附和,夾雜著大量辱罵的言論。
所謂“掛廁”,是指當事人照片、行為或言論被網友投稿至社交平臺的“廁所號”,亦稱“網絡廁所”;而“廁所號”是在二次元、追星族、游戲圈中較為流行的一類隔空喊話式賬號,網友可以通過后臺向該賬號發送私信進行投稿,賬號所有者再將投稿以匿名形式發出。
圖源:澎湃新聞
意見不和?掛!言語沖突?掛!甚至看到別人發的照片不符合自己的審美也要掛。
因投稿的匿名性,不少人將“網絡廁所”當作隨意發泄的地方。在“網絡廁所”的發文內容中,不乏對他人的言語貶低、人身攻擊、辱罵等,評論區也是罵戰頻頻。
即使當事人看到后要求發布者刪除對應帖子,也很難得到回應。而這種惡意的、不道德的謾罵和極端討論會形成網暴,甚至引發自殘自殺。
此外,有些“廁所號”還會以社會公眾人物為主要討論對象,刻意發一些P出來的明星丑圖、造謠侮辱,誘導粉絲罵戰。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廁所”的關注者、投稿者和被“掛”者,有不少是未成年人。
一言不合?開你的“盒”
“我被‘開盒’了。”
林琳是一位反虐待動物志愿者,一直致力于反對處刑式虐貓,而近日,她發現在虐貓群組出現了她的社交媒體賬號。該群組人員還揚言稱,要對她“開盒”。
“開盒”是一個行業黑話,即利用黑客軟件,盜取個人及家人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證號、社保卡號、銀行卡賬號、個人證件照片。
九派新聞4月27日曾報道,知名美食博主杰克辣條“處刑式虐貓”,拍攝虐貓視頻并上傳至網絡販賣。
該事件引發人們對“處刑式虐貓”的關注,而其中一部分虐貓者還涉嫌侵犯隱私權,曝光個人信息等不法行為。
據網傳截圖顯示,曾針對網絡熱傳的虐貓事件發聲、表態反對“處刑式虐待動物”的多位明星,如張馨予、趙露思、王一博等,其身份證、手機號、社保卡等個人信息遭到曝光。
此外,今年9月4號,楊迪也曾發文稱自己被“開盒”了,個人信息遭到泄露,很多人打來騷擾電話,讓他不得已換了手機號。
不難看出,所謂的 “ 開盒 ” 就是以前所稱的 “ 人肉搜索 ” 。
不管是公眾人物還是普通網民,遇到這種事可能想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么、為什么要被這樣對待?
有時是無意中的言行讓某些人感到“不爽”,但也有時卻毫無理由——他們就是以盜取別人的個人信息為樂。在 “ 開盒 ” 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在現實里平平無奇的自己,似乎擁有了“掌控他人”的力量。
好在這些令人難以理解又反感憤恨的行為正在得到整治。
近日,中央網信辦秘書局發布《關于開展“清朗·網絡戾氣整治”專項行動的通知》,對7類問題進行集中整治。
其中,“網絡廁所”“開盒掛人”行為被列在問題首位。
此外,借社會熱點事件惡意詆毀、造謠攻擊,污名化特定群體、煽動地域對立,斗狠PK等低俗不良直播行為,有組織地惡意辱罵舉報他人,編造網絡黑話、惡意造梗,煽動網上極端情緒等方面問題也被列為堅決打擊對象。
網絡不是情緒垃圾桶,利刃不應對準他人。是時候掃清“網絡廁所”,關上“打開的盒”了。
據九派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