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先生今年28歲,在西安上班,今年9月初,他發現含光南路怡和大廈里一家公司的實際經營地址和注冊地址不一致,于是向全國12315平臺進行了投訴。
譚先生怎么都沒想到的是,幾天后,被舉報的公司負責人直接把他舉報的工單發給了他,上面有他的詳細個人信息,包括姓名、電話,舉報的內容等等。
“我投訴的工單層層轉交,后來被轉到雁塔區市場監管局小寨路市場監管所,但被小寨路市場監管所泄露,直到到了被投訴人手里,這以后,誰還敢投訴呢?”譚先生說,針對個人信息被泄露一事,9月6日,他又通過西安市民熱線12345進行了反饋。
譚先生說,今年10月,雁塔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給他打電話回復,已對當事人進行了批評教育,“我覺得這樣的處罰太輕微了,我行使的是公眾監督的職能,執法部門太兒戲了?!?/p>
11月16日,譚先生出示了舉報的工單,工單上信息提供方、舉報內容等一應俱全,“這就是被舉報人轉給我的”。
上午11時許,華商報記者和譚先生一起前往小寨路市場監管所,所長賀某在拍攝了記者證件后稱,不接受采訪,具體情況要問局里,“我們一概不回答任何問題,也不會給上級反饋?!?/p>
華商報記者也聯系了雁塔區市場監管局宣傳信息科,負責人說,了解后會回復。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10月7日,雁塔區政府通過西安12345市民服務熱線回復此事時說,經雁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小寨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將舉報單信息發給了第三方物業公司協助處理,間接導致舉報信息被泄露一事。綜上所述,針對投訴人反映工作人員的問題,對工作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雁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領導要求小寨市場監管所負責人對該所全體工作人員進行教育提醒,要求全體工作人員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嚴格遵守工作紀律。下一步工作 雁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會繼續加強市場監管職責,維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
據華商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