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祖國》雜志報道,11月16日上午9時30分,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內莊嚴肅穆、哀樂低回,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央組織部原秘書長兼干部審查局局長、機關黨委書記何載同志(部長級待遇)的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據悉,何載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11月8日8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4歲。
何載同志,原名容恭,陜西寶雞人,1919年11月生于甘肅成縣。1936年底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并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底至1938年6月,先后在陜西關中、甘肅隴南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在陜西寶雞西坪陵厚小學任教員兼民先隊長。1938年6月至1939年8月,在陜北公學分校學習兼做民先工作。1939年8月至1940年9月,在延安馬列學院學習。1940年9月至1944年12月,先后任陜北志丹縣征糧工作團團長,陜甘寧邊區教師講習班組織科科長,中央宣傳部陜北延長縣訪問團副團長,陜甘寧邊區師范學校指導科科長,陜甘寧邊區教育廳科員。1944年12月至1951年4月,先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組織部干事,西北局前委秘書,西北局組織部秘書,辦公室主任。1951年4月至1958年7月,先后任中央辦公廳秘書室秘書,秘書室負責人。1958年7月被錯劃為“黨內右派分子”,下放農場勞動。1962年至1970年,先后任山西省圖書館主任,大同、原平、榆次“四清”工作隊副隊長。1970年至1973年,在山西省臨猗縣插隊落戶。
1973年至1978年,先后任臨猗榨油廠副廠長,山西省運城拖拉機廠動力車間副主任、機動工具科副科長,運城地區科委副主任。1978年至1983年7月,何載先后任中央組織部審改辦公室負責人、干部審查局局長。1983年7月至1986年6月,先后任中央組織部秘書長兼干部審查局局長,中央組織部秘書長兼干部審查局局長、機關黨委書記。1995年6月離休。2002年1月,經黨中央批準享受部長級醫療待遇。2015年8月,經黨中央批準享受部長級待遇。
何載同志到中央組織部工作后,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作為落實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錯案、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工作的具體執行者、推動者,他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克服各種干擾,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做了大量艱苦細致、扎實深入的工作。他堅持黨的原則,以事實為依據,深入調查研究,提出許多具有指導性的意見建議。他組織起草《關于善始善終地搞好落實干部政策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并組織制定檢查驗收標準,對復查平反工作進行檢查驗收和“回頭看”,使一些遺漏和平反不徹底的問題得到解決。他敢于擔當負責,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全面歷史地看待干部,做到是非清楚、功過分明,使許多復雜問題得到合情合理的解決。在黨中央領導下,中央組織部推動平反了一批重大冤假錯案,許多受到錯誤處理的干部特別是一些久經考驗的老同志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為實現全黨工作重心的轉移、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了條件。
何載同志在政協第六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是政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曾任中國扶貧基金會常務副會長。2018年12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榮譽稱號。
2019年9月,100歲高齡的何載在接受“政事兒”專訪時說:“我這一生,飽嘗過勝利的喜悅,也領略過酸甜苦辣。走過的路像一條長河,時而風平浪靜,一馬平川;時而深山峽谷,驚濤駭浪。但總的來說,我是幸運的,只是我蒙受黨和人民哺育的多而貢獻的少。”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