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第六屆巴黎和平論壇在法國巴黎布隆尼亞爾宮(Palais Brongniart)召開。法國總統馬克龍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講話。
中國前駐英國大使傅瑩應邀出席本屆論壇,并在主題為“在競爭的世界中尋求共同點”(Seeking Common Ground in a World of Rivalry)的分論壇發言。傅瑩主要回應了議程設置中的多極化和多邊主義面臨的挑戰和中美關系等方面問題,并與參會各國學者圍繞當前國際熱點交換了意見。
在談到世界多極化趨勢和多邊主義共識缺失和多邊機制弱化等問題時,傅瑩表示,美國在冷戰后試圖全面掌控國際事務,以政治改造其他國家為己任,嚴重透支自身國力,導致國內矛盾積累;同時,經濟全球化稀釋了國際霸權,美國對世界事務的主導力被削弱。美國對世界事務的投入和責任感都在下降,當前不斷突出地緣政治因素、推動大國競爭和對立,導致許多多邊機構難以有效發揮治理作用。她認為,美國國際戰略的調整對經濟全球化和多邊主義造成消極影響,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退潮,基本終結了冷戰后出現的全球經濟增長黃金期,也嚴重損害了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
她談到,在霸權國拋棄全球視角之際,霸權式微而多極力量上升是必然趨勢。國際社會需要考慮的終極問題不僅是如何定義權力結構,更是如何避免世界在單極結構衰弱和多極化趨勢上升的過程中,因缺乏有效治理而陷入混亂;以及如何做好全球治理,讓人類能夠共同應對諸如氣候變化、AI高新科技發展中的潛在威脅等。她表示,中國既不想與美國爭奪權力,也無意成為新的世界霸主,中國追求和平發展,主張的是多邊主義和構建命運共同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全球發展、安全、文明三大倡議的核心是通過合作維護和平,推動發展。
關于如何看待中美競爭的問題,傅瑩強調,中國不贊成零和競爭,主張互利合作。美國目的是阻止中國繼續發展,擔心自己的國際權力被取代。這不是因為中國有哪些挑戰美國的政策或行動,而是美國霸權基因中不容任何國家超越自己的元素在起作用。這些年中國經濟和對外合作體現出韌性,也顯示了中國的態度。她表示,中方不贊成用競爭定義中美兩國關系,也不接受“戰略競爭”概念,更不希望整個21世紀被戰略競爭所主導。
傅瑩認為,中美兩國應穩定雙邊關系,至少對分歧和共同利益區格化處理,在同一個世界里和平共存,避免陷在“競爭”的話術里走不出來。她表示,中國堅持21世紀的主題應該是和平發展,世界各國需要在多極化的進程中學會相互協調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她同時希望歐洲乃至世界發揮第三者的平衡作用,避免世界再度分裂,避免因為大國紛爭而導致全球治理跟不上世界科技和社會發展的步伐。
在談到人工智能技術的監管與治理問題時,傅瑩表示,中美兩國有責任為保障人工智能技術的安全性而共同努力,若一方以掌握的技術針對或攻擊另一方,則會讓技術發展的風險更大。
在談到“全球南方”問題時,傅瑩表示,中國是“全球南方”的當然成員,但不存在競爭領導權的問題。領導力取決于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全球南方國家對不同議題關切不同,在復雜議程下應發揮各自優勢,緊密團結,共謀發展。
對于現場觀眾提出的中國對巴以沖突的立場和作用這一問題,傅瑩表示,中方譴責任何傷害平民的行為,認為巴以沖突的當務之急是盡快停火止戰,不要繼續擴大人道主義災難。中方堅持解決巴以沖突的根本路徑在于落實“兩國方案”,即支持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實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共存。
傅瑩指出,巴以沖突的蔓延也反映出當今世界多邊主義能力不足,并且體現了多方參與推動沖突解決的必要性。她表示,中國重視相關地區國家在解決沖突中的作用,支持這些國家為提供人道主義救援通道付出的努力,希望各方共同發揮作用,也希望中東地區保持發展勢頭。
“在競爭世界中尋找共同點”分論壇由《世界報》主編塞爾維·考夫曼(Sylvie Kauffmann)主持,與會嘉賓還包括巴黎政治學院國際事務學院院長、西班牙前外長阿蘭查·岡薩雷斯·拉雅(Arancha González Laya)和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全球秩序與制度項目主任斯圖爾特·帕特里克(Stewart Patrick)。分論壇關注在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沖突、氣候變化與疫情余波揮之不去,嚴重波及世界上的脆弱國家,國際社會迫切需要在全球公共資源和全球公共產品等治理問題上找到共同點,捍衛集體利益,防止走向分裂不歸路。嘉賓們重點討論了如何促進不同類型行為體之間進行負責任的地緣政治對話,分享了對全球治理的未來愿景,呼吁達成尋求解決方案共識,以有效應對時代的緊迫挑戰。
參加論壇的其他學者一致認為,中美應擱置矛盾,在如何治理氣候變化、人工智能安全等具體問題上就如何管控分歧建立基本原則,尋求共識,攜手推進全球議程,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避免走向分裂。他們表示,若中美矛盾激化,對中美兩國、歐洲乃至世界都會造成傷害。例如兩個大國忙于競爭而無暇應對巴以沖突、蘇丹問題等地區矛盾;在人工智能安全問題上缺乏共識或將導致全球在信息、金融、貿易和經濟增長等各方面走向分裂。在本屆巴黎和平論壇上,各國學者普遍對近期中美走向穩定抱有期待。各方對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和解決地區沖突高度重視,期待中國能夠在巴以沖突等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據環球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