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將迎來農歷九月的一輪滿月,當日凌晨,今年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月食景象將現身天宇。
北京星空攝影愛好者黃筱秦2021年5月26日在北京北海公園拍攝的月偏食。(本人供圖)
天文科普專家表示,這是一次月偏食,我國可見全過程。屆時只要天氣晴好,全國各地均能觀測到“月圓月缺”的奇妙景象。
月食又稱月蝕,是一種天文現象。當太陽、地球、月球運動到同一條直線,月球“鉆”進地球的陰影里時,原本被太陽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得不到太陽的光照,使得位于地球上的觀測者無法看到平時月球的樣子。地球的陰影又分本影和半影,當月球進入地球本影時,會發生月偏食或月全食;如果月球只進入地球半影,就會發生半影月食。
云南星空攝影愛好者張釗海2022年11月8日在云南昆明拍攝的月偏食與天王星“同框”。(本人供圖)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介紹,發生月食必在“望”,此時的月相為滿月,一般出現在農歷十四至十七中的某一天。一年當中,最多可能發生三次月食,最少可能一次也沒有,而且每一次月食的狀況也都不相同。2023年一共發生兩次月食,一次是5月5日的半影月食,另外一次就是本次的月偏食。
月偏食按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主要分為初虧、食甚、復圓三個階段。本次月偏食的初虧時間為29日3時34分,食甚時間為4時14分,復圓時間為4時54分。
北京星空攝影愛好者浦石2021年11月19日在山東威海拍攝的月偏食(拼版)。(本人供圖)
“月食發生的過程中,月亮正在逐漸下落。本次月食的食分不大,最大只有0.128,也就是說,月面被地球本影遮擋住的比例非常小,僅僅能看到月亮的左側被遮擋住了一點邊兒。”楊婧說,“雖然有些‘雞肋’,但考慮到明年發生的日食和月食在我國境內均不可見,因此本次月食還是可以看一看。”
北京星空攝影愛好者周博2021年5月26日在北京懷柔雁棲湖拍攝的月偏食。(本人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月食發生過程中,即將迎來沖日的木星就在月亮附近“陪伴”,星月爭輝,競放光芒,煞是好看,喜歡天文攝影的公眾可嘗試將正在發生月食的月亮與木星“同框”拍下來,這會是非常難得的天文攝影作品。
策劃:劉心惠 記者:周潤健 編輯:崇大海、朱舜 新華社國內部、新華社天津分社聯合制作 星空工作室 出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