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周刊微信公眾號:十余名省部級干部履新,“70后”省委副書記再增一人
多是跨省或跨部門履新
四川省政府領導班子迎來兩位新面孔,在西藏工作27年后,“70后”普布頓珠首次跨省履新,任四川省委常委,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
與普布頓珠類似,長期在重慶市工作的左永祥亦首次跨省履新,由重慶市發改委主任,升任四川省政府副省長,跨入省部級干部行列。
10月13日,四川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任免案,決定任命普布頓珠、左永祥為四川省政府副省長。
數日前,官方公布消息,普布頓珠任四川省委委員、常委。赴任四川前,他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拉薩市委書記。
普布頓珠、左永祥均是跨省交流到四川任職,這是近期官員密集調整的縮影。據不完全統計,9月底至10月中旬,至少十余名省部級高官出現職務變動。
其中,至少涉及財政部、科技部、公安部等多個部委,以及山西、湖北、西藏、四川、吉林、浙江、江蘇、陜西等多個省份。
多部委人事變動
部委人事動態頗為引人關注。
官方消息顯示,山西省委書記藍佛安接棒劉昆,任財政部黨組書記;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正部長級)陰和俊接棒王志剛,任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
藍佛安與陰和俊均為“60后”,分別出生于1962年6月和1963年1月,均為第二十屆中央委員,兩人既有專業知識,又都在本領域實踐多年,兼具部委、地方黨政部門工作經驗。
藍佛安對財政部以及財政工作頗為熟悉,他屬于科班出身,早年在湖北財經學院財政專業學習,畢業后成為財政部預算司的科員,三年后又轉戰廣東省財政廳。
在廣東,他從科員起步,經過多年歷練,擔任了省財政廳副廳長,省審計廳廳長,韶關市委書記,廣東省副省長等職。
后跨省到海南,擔任過海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察委主任。跨省到山西后,擔任過省委副書記,省委副書記、省長,省委書記。如今他回到財政部任黨組書記。
陰和俊是學者型官員。他早年在太原工學院(今太原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求學,后來在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后長期在該研究所工作。
多年歷練后,他擔任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局長等職,45歲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52歲任科學技術部副部長。
2017年開始,陰和俊赴地方黨政機構歷練,任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兼)等職,后出任天津市委副書記。
2020年,57歲的陰和俊回到中國科學院,任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正部長級)。如今他重新回到科學技術部,任部黨組書記。
由履歷可以看到,藍佛安、陰和俊均有明顯的“回歸”特征。藍佛安是時隔38年重回財政部,陰和俊2017年3月離任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后,時隔6年又重回科技部。
一位黨校教授向中國新聞周刊分析稱,“回歸”表明,其專業性得到認可。該教授表示,部委是執行國家大政方針的機構,在地方黨政機構歷練過的人,有過基層工作經驗的人,其視野更加開闊,更有全局性,制定、執行政策更加符合實際。
除了財政部、科技部,公安部、水利部、司法部亦有人事變動。多是在本領域工作多年的領導干部,在本輪人事變動中職位更進一步。
公安部官網顯示,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北京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亓延軍已任公安部黨委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正部長級),北京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
水利部官網顯示,“70后”的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長陳敏已任水利部黨組成員。司法部官網顯示,司法部政治部副主任兼人事警務局局長黃祎,已任司法部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
“70后”省委副書記新增一人
本輪人事調整,至少三人履新地方省級黨委副書記。其中,吉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吳海英任吉林省委副書記。
另外兩人分別是: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江,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70后”的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劉捷,任浙江省委副書記、杭州市委書記。
吳海英與劉江均為“65后”,同是出生于1967年。吳海英機關工作經驗豐富,先后在中國科學院京區黨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以及中央紀委工作。
歷任中央國家機關紀工委副書記,中央紀委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組長,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稅務總局紀檢監察組組長等職。
去年5月,她空降吉林任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如今更進一步任吉林省委副書記。
劉江是四川渠縣人,長期在西藏工作。他早年在西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工作,后來在林芝市、拉薩市、西藏自治區公安廳、那曲市歷練,崗位多與政法工作相關。
他曾任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副書記,自治區互聯網黨工委副書記,自治區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等職。
2021年12月,劉江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如今他以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身份,兼任政法委書記。
“70后”劉捷出生于1970年1月,他履新后,“70后”省級黨委副書記又增一人。此前媒體提到,“70后”省級黨委副書記至少還有兩人。
這兩人分別是湖北省委副書記諸葛宇杰(生于1971年5月),貴州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時光輝(生于1970年1月)。
劉捷是江蘇丹陽人,經歷多崗位及跨省歷練。他早年求學于北京科技大學冶金系,畢業后長期在湘潭鋼鐵公司工作,從煉鋼廠技術員,一步步升至湘潭鋼鐵集團執行董事、總經理。
由企業轉入政壇后,劉捷歷任湖南省商務廳廳長,新余市市長,市委書記,江西省委副秘書長(正廳級),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貴州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貴州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等職務。
2021年12月,劉捷跨省到浙江,任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如今更進一步,以省委副書記身份,兼任杭州市委書記。
兩人履新省委常委、副省長
除省委副書記,本輪人事調整,至少有兩人履新省委常委、副省長。一位是上文所述普布頓珠。另一位是湖北省副省長邵新宇,他履新湖北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黨組副書記。
普布頓珠是西藏江孜人,藏族,1972年11月出生,早年在西藏大學藏文系學習,畢業后在西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工作,仕途也由此起步。
在西藏工作期間,普布頓珠先后在山南市、拉薩市、那曲市、昌都市等地歷練,從山南市下轄桑日縣副縣長,一步步升至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
2021年,普布頓珠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昌都市委書記,2022年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拉薩市委書記,如今由藏入川,出任四川省委常委,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
邵新宇是典型的學而優則仕,他是江蘇靖江人,未滿18歲被保送至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讀大學,碩士被保送至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之后直接攻讀博士。
獲得博士學位后,邵新宇在華中理工大學工作,后來官至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正廳級),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
在辦學方面,邵新宇曾說,書記、校長一定要有長遠眼光,腦子里想的要是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之后的事,而不僅在眼前。現在所做的,要為將來提供里程碑式的作用。
他認為,辦學者需要對社會的繁華、喧囂保持謹慎。大學的“圍墻”必須一定程度地阻隔外界的喧囂,讓校園內的師生安安靜靜,保持一種“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
2019年11月,邵新宇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21年任科技部副部長。去年9月空降地方,任湖北省副省長,今年9月任湖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黨組副書記。
值得注意的是,邵新宇是機械制造自動化專家,長期從事機械、激光加工工藝與裝備,以及制造系統優化的研究和開發,其科研成果在一汽、東風、上汽、廣汽等生產一線得到了應用。
近年,湖北省加速發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去年3月,湖北省省長王忠林調研新能源汽車產業時提到,要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
此前媒體提到,號稱“中國車谷”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集聚了9家整車企業、13家整車廠和1200余家知名零部件企業,整車產能2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146萬輛。
如今,機械制造自動化專家邵新宇履新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長。他將給湖北省帶來怎樣的改變,值得期待。
經濟重鎮蘇州、溫州掌舵者履新
蘇州、溫州掌舵者履新引發外界廣泛關注。曹路寶由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轉任吉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浙江省委常委、溫州市委書記劉小濤隨后補缺掌舵蘇州。
蘇州號稱中國“最強地級市”,2022年常住人口達到1290萬,地區生產總值約2.4萬億,位居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之后,排名全國第六位。
與此同時,溫州市政府官網顯示,截至2022年末,溫州市常住人口達到960多萬,2022年全市生產總值約8030億。2022年中國內地城市GDP百強,溫州市位居第30位。
曹路寶是“70后”,安徽天長人,成長歷練于江蘇,尤其是在南京市工作多年,擔任過秦淮區委書記,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之后歷任鹽城市市長、市委書記,2021年11月進入江蘇省委常委班子,任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
劉小濤亦是“70后”,廣東興寧人,1992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勞動經濟專業,之后長期在廣東省工作,2020年跨省到浙江任職。
在廣東省工作期間,劉小濤擔任過廣東省地稅局副局長,茂名市委常委、副市長,茂名市委常委、電白區委書記,汕頭市市長,潮州市委書記,廣東省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等職。
中國新聞周刊此前報道,在茂名工作時,劉小濤是當地官場有名的“拼命三郎”,工作不分休息日,遇到事情基本都要馬上解決,所以經常連夜召集各部門和工作人員開會。
在汕頭工作時,劉小濤曾主動公布手機號。他當時說,“以后有什么意見建議,歡迎大家隨時給我打電話、發短信,我一定及時采納大家的意見。”
工作方面,據廣東當地媒體披露,劉小濤在工作上雷厲風行,遇到棘手的事情,一定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辦公。
2020年由粵北上浙江時,劉小濤是當時浙江唯一一位“70后”副省長。
今年10月11日,蘇州全市領導干部會議召開。劉小濤首次以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身份講話,這是他在蘇州的首次亮相。
據《蘇州日報》報道,劉小濤表示,蘇州經濟體量大、科技實力強、文化底蘊深、發展基礎好。能夠到蘇州工作,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他還提到,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虛心向創造“蘇南模式”的改革先行者們學習,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有困難大家一起解決。要以百姓心為心,實實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
作者:佟西中 (tongxizhong@chinanews.com)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