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食,鑿井而飲。這樣的鄉村田園生活,你體驗過嗎?10月2日,在安徽南屏,影像南屏 · 2023 稻田藝術節暨第八屆七約豐年慶來了。大皖新聞記者走進南屏,體驗鄉村生活,分享豐收喜悅。
稻花香里說豐年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一粒谷子,長成禾苗,結成稻穗。10月2日的南屏,豐收的濃烈氣氛籠罩在稻田之上。
在七約農場的有機稻田里,一群小朋友正在體驗收割水稻,打谷子。“還是第一次割稻子,體會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中的辛苦了。”一名小朋友告訴大皖新聞記者。
小朋友體驗秋收
除了體驗秋收,在這一次的藝術節上,活動安排得非常滿當,從當天上午9:30,一直持續到21:00,包括“碩果累累”影像南屏攝影展特展、國家級非遺目連戲戲曲演出、稻田音樂會、話劇演出、徽州魚燈、煙花表演等。
其中,當天下午的“稻田音樂會”頗有最受游人歡迎,“藍蓮花”、“曾經的你”、“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曲一曲經典民謠吸引著游人一起大合唱。
游人觀看稻田音樂節
而在南屏葉氏支祠里,一群新農人分享著自己的故事。他們中有七約農場創始人許學超,分享了自己返鄉十年,從種米到種酒的故事,有黟縣碧陽鎮豐梧村青年駐村干部周濤濤分享自己的駐村故事,有桃花源基金會黃山九龍峰保護地故事分享等等。
新農人在葉氏支祠分享故事
在采訪中,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2015年時,七約農場由幾個安徽農業大學的畢業生聯合幾十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黃山南屏村,與村里的農人合作,契約種植有機米。
為了讓更多的村民和年輕人留在農村保護土地,七約農場還自建現代化米酒工廠,用徽州傳統工藝和現代釀酒技術相結合,釀造有機米酒,探索有機價值的更多可能。
目前,七約已經實現從一產到二產的跨越。“一產是有機種植黑米,二產是有機米酒的開發。”七約創始人許學超向大皖新聞記者介紹,米酒作為中華最傳統的酒類,也是最溫和的酒,七約的理念的是讓大家都喝上健康好喝的米酒。
提及今年的稻田藝術節,許學超說,其實,每年豐收的季節七約農場都會舉辦一場稻田音樂節,用此來表達豐收的喜悅,也是感恩大地給了我們這么好的糧食,也讓家長和孩子都能對有機種植有了了解,也能對保護地球做出一份力量。
藝術節民俗表演
2023稻田藝術節,也是第八屆七約豐年慶,和往年又有些許不同。許學超介紹,今年的豐年慶是由七約農場聯合小米好好吃工社共同舉辦,活動更加豐富,除了傳統項目外,還新增了“碩果累累·影像南屏特展”、 新農人返鄉的故事分享等。“這是小米好好吃工社與七約農場探索影展的開端,也是小米黨委探索村落生態共同體的實踐。新農人故事分享,也是希望更多人了解回鄉生活和建設我們的新農村。”
秋收
大皖新聞記者從七約農場獲悉,今年的藝術節合計有300多人加入進來,游人來自全國各地,以江浙滬皖居多,還有北上廣、山東、河南和黑龍江等遠距離的省份、城市。“不僅小孩子可以在田野中撒野,還能體會到豐收的不易也會更加珍惜糧食,大人們也久違的找回來童年記憶。”許學超說。
大皖新聞首席記者 朱慶玲
編輯 徐海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