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社交平臺上,一個名為“棋棋尋找親生父母”的賬號發布尋親信息,此后稱已尋親成功。但一天后,該賬號又以當事人好友的口吻發布消息稱,“棋棋”尋親成功后與生父發生不愉快,已自殺離世。
9月24日,尋親網站“寶貝回家”創始人張寶艷發布聲明稱,“棋棋尋找親生父母”賬號發布的尋親信息為虛假尋親,并提醒網友提高警惕。
張寶艷揭穿謊言(圖源:網絡)
女子尋親成功后自殺離世?
根據多位網友發布的“棋棋尋找親生父母”賬號內容的相關截圖,極目新聞記者嘗試還原了這一虛假尋親事件的時間線。
“我大約是1998年出生,被拐的時候五歲左右。”9月17日,賬號“棋棋尋找親生父母”發布尋親消息稱,自己和媽媽出去買東西,在門口等著的時候,被人販子拐走。她身上沒有特別的胎記,講的是客家話,對父母沒什么記憶,“只記得媽媽是瘦瘦的、長頭發,當時家里只有我一個小孩。”
該信息內容顯示,“棋棋”失蹤地址在河南省鄭州市,現在所在地為廣東省梅州市。因為從小就知道養父母不是親生父母,所以她13歲的時候出來到處流浪。
在其發布的作品中,有一張“疑似失蹤/被拐人員申請書”,還有一張順豐特快的截圖。郵寄地址為“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大道北段144號市公安局刑偵支隊”。
相關信息發出后,多個賬號對該尋親信息進行了轉發。
“棋棋”發布的尋親信息(圖源:網絡)
22日,該賬號發布消息稱,棋棋DNA比對成功,并撤銷之前發布的相關尋人信息。但一天后,該賬號又發布了一則棋棋已經離開人世的消息。該消息稱,此內容由棋棋的好友“小敏”發出,棋棋是肺癌晚期,尋親成功后生父說了狠話,棋棋一時想不開,喝了很多酒和安眠藥,已離開人世。該賬號還稱棋棋沒有身份證,“警方稱是自殺,法醫那邊要七天才出結果。”落款為“某小敏”。
另外,網上還流出了一張“棋棋”和父親對話的聊天截圖。截圖中,父親稱“不要打擾我的家庭,是你媽造成你這樣”“咋,還想我給你治病?警告你,不要打擾我的家庭,老子跟你不客氣”。
25日上午,記者在相關平臺搜索發現,已經無法查詢到“棋棋尋找親生父母”賬號。
寶貝回家創始人揭穿謊言
9月24日下午,尋親網站“寶貝回家”創始人張寶艷在其社交平臺發布了一則嚴正聲明。聲明稱,近日接到舉報,名為“棋棋尋找親生父母”賬號盜取她人照片在寶貝回家登記假尋親,再次上演“尋親成功后自殺”。現已確認系虛假尋親,望廣大網友提高警惕,并正告“棋棋”勿借寶貝回家平臺自導自演騙取網友同情。張寶艷提醒,如果有家長被騙可以報警處理。
25日上午,寶貝回家志愿者何女士向記者介紹了事件詳情。據何女士講述,“棋棋”是在9月初在寶貝回家平臺登記尋親信息的。發布相關信息后,9月23日,志愿者接到“棋棋”的消息,稱警方通過人臉識別成功幫她找到了父母。“當時我們有些疑惑。”何女士稱,根據大家尋親的經驗,絕大部分尋親者都是通過采血然后DNA比對找到親人,僅通過人臉識別技術找到親人的案例少之又少。
“棋棋”編造信息稱自殺(圖源:網絡)
不過,經過多次確認,志愿者還是選擇了相信此事,不少人公開發了喜報,對“棋棋”表示祝賀。
然而,24日早晨,志愿者看到了“棋棋好友”發的“棋棋”自殺的消息。當時志愿者很奇怪,覺得這個不符合正常邏輯。
“從我們經驗來看,從一個正常家庭來講,無論父母是否再婚,是否認這個孩子,不會說頭一天確認父母和孩子的血緣關系,第二天就導致孩子自殺的。”何女士說,去年就發生過一個靠假尋親騙錢的案例。
當時也是一個女子發布尋親信息,后來說親生父母不認她,鬧自殺,后來因為其需要“治療”等費用,寶貝回家給她捐了5000元善款。最后騙局被揭穿,志愿者報警,后來女子的家人將這5000元都退回來了。
何女士說,志愿者覺得這次發生的事情跟去年有些類似,于是開始梳理“棋棋”的個人信息,后來確認她用的尋親照片是盜取他人的。24日,志愿者再次跟“棋棋”聯系時,發現已經被拉黑,打電話也都已經無法接通了。
去年用虛假尋親信息騙捐的也是她
24日下午,“棋棋”的賬號過往視頻均被清空。不過當晚,“棋棋”在該賬號又通過文字道歉,“對不起大家”“謝謝你們把我罵醒,我喪盡良心,對不起,對不起,一切都是假的!沒臉求任何人原諒,對不起!”“都刪除了吧。”25日早晨,“棋棋”的賬號已經無法顯示。
25日下午,記者通過“棋棋”的視頻賬號截圖找到了其曾經公開的微信號。記者加上該微信后,對方向記者表示“對不起”,并稱自己沒事,也沒有自殺。
當事人金女士(化姓)稱,去年寶貝回家好心資助了5000元善款的那個人就是她。寶貝回家報警后,自己被警方拘留了,5000元善款后來也還給了寶貝回家。
“棋棋”通過社交平臺致歉(圖源:網絡)
“出來后我只想好好的,但是我一發作品網友就攻擊我。”金女士稱,她今年二十多歲,去年事發后在網絡上遭到很多人攻擊,還說她騙取的5000元錢根本沒有還回去,這事一直到現在都沒辦法過去。
金女士稱,她一直在網上向網友解釋錢都已經還了,但是還有人說她沒還,“越想越氣,就一時沖動干了這事。”金女士說,她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今后絕對不會再干了。
前述寶貝回家志愿者何女士稱,金女士在寶貝回家登記虛假信息,是鉆了平臺的漏洞。在寶貝回家登記尋親,都要求提供個人身份信息。不過,有些孩子在尋找親生父母時,不愿意讓養父母知道,所以一些特殊情況允許尋親人通過網名等方式來登記相關信息。另外,目前也確實存在一些被父母遺棄或者被他人抱養的孩子在外流浪,到了成年依然沒有辦理身份證的情況。
律師稱如涉錢財可能涉刑責
根據金女士在視頻中提到的四川綿陽、廣東梅州等地點名,記者也咨詢了兩地公安機關。警方表示會了解相關情況,并提醒如果市民有錢財被騙可第一時間撥打110求助。
在網上發布虛假信息,會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對于此事,江蘇法德東恒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藍天彬律師表示,賬號“棋棋尋找親生父母”虛構自己被拐賣經歷和尋親經過,讓大家產生同情心,如果騙取他人錢財,那么涉嫌詐騙,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藍天彬建議,相關平臺要積極管理,通過智能干預或人工干預,及時處理編造虛假信息的賬號,該刪帖的刪帖,該禁言就禁言,該封號的封號,構建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體系。
對于寶貝回家網站的信息審核,何女士稱,作為運轉多年的公益組織,網站對相關信息的審核是比較嚴格的,“相信經過這兩次事件,我們會更加嚴格審核。”
何女士說,很多社會愛心人士和尋親家長都很好心,看到尋親者特別是找父母的孩子有困難,都會主動捐助。何女士提醒,以后大家看到此類消息,一定要謹慎一些,保護好自己的口袋。
來源:極目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