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紅“趙靈兒”、“曲布”涼了。
9月20日,四川省涼山州發布通報,當地破獲了以“趙靈兒”“曲布”“涼山孟陽”為主要代表團隊的“系列網紅直播帶貨案”。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4人,其中網紅主播11人,搗毀MCN機構5個。
消息一出,網友“炸了”。“天哪,趙靈兒和曲布居然是假的,我以為是‘抖音’里的一股清流,沒想到啊。” “靦腆羞澀的面孔竟是騙子,太不可思議了。”
看似善良的兩個人,卻狠狠地用偽善欺騙了真正善良的人。
“偶遇”并非巧合,是精心策劃的“劇本”;素不相識的兩個“陌生人”,是同一家公司員工;“助農”“原生態”,是冒牌貨,以次充好,高價銷售。
明目張膽的“擺拍”欺騙粉絲感情,透支網友信任,虛假宣傳、制假售假則是赤裸裸的犯罪。
近年來,隨著網絡直播行業飛速發展,由此誕生了網紅市場、直播經濟,這為老百姓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滋生了一些亂象。“趙靈兒”這樣的行為就是其中典型,這種模式大搞欺詐行為,于網友而言是上當受騙;于網絡環境而言,是破壞了網絡生態,透支信任;于社會而言是則是擾亂秩序,同時也破壞一地形象。
通報一出,“趙靈兒”、“曲布”引發網友“討伐”。“害我每條視頻都點贊,直播還支持買東西,利用我們的同理心,太可惡了。”“好恨,讓我這么信任的人,深深傷害了我,我好失望。”“之前那么喜歡他們,怎么可以這樣,被傷得透透的。”
故事是假,助農是假,產品是假,場景是假……唯有一樣是真的,那就是欺騙消費者賺取非法利潤。
這一點,更加擊中了網友的“痛”處。“如果賣的東西真是本地農產品,也能接受,但沒想到東西也是假的,外地買過來冒充,太沒道德底線了。”“被利益熏黑了自己的良知。”
四川涼山州整治“網紅經濟”亂象的這一槍,大快人心。查得好!早該嚴抓嚴查了!網上一片贊譽。
網友們也迫不及待地追問,“不止這一個趙靈兒,還有千千萬萬個像趙靈兒這樣的所謂網紅。”“這只是被發現的一家,其它類似主播呢?”“網紅時代賣三無產品太多了,早該出手整頓了。”
可以看出,網友們正翹首期盼重拳整治網紅經濟亂象和秩序。
這一次,四川省涼山州公安、市監局、商務局、網信辦四部門聯合整治“網紅經濟”亂象,算為各地“打了個樣”。其它地市的相關部門,是不是也可以“抄抄作業”,加大對當地網紅直播帶貨的監管力度,從嚴打擊網絡亂象和違法犯罪行為,探索建立網絡亂象治理長效機制。
同時,網友也將目光盯向了直播平臺,“允許趙靈兒、曲布發布視頻的平臺,監管和審核到位了嗎?”
誠如,整頓網紅經濟亂象,作為平臺也是首當其沖。破而后立,加強自查自糾力度,加大對網紅直播帶貨的管控,暢通網友舉報售假渠道,不定期介入抽查網紅進貨、賣貨渠道,利用好封號、無限期回收直播權限等管理手段,發現違法犯罪線索及時移送市監、公安機關,都可以進一步壓縮網紅造假空間。
“趙靈兒”們的涼涼,其實,也給其他“網紅”敲響了一個警鐘。作為源頭,網紅們更要加強職業操守與自律,不用偽善消費網友真誠,堅守道德和法律底線,珍惜流量帶來的紅利,而不是讓流量和利益成為“萬惡之源”。
畢竟,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