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幸福感”全國第四,蕪湖排在第六位。
這是最新出爐的一個“2023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給出的座次。
近年來,合肥成為網友口中的“網紅城市”,同時也是各類城市排行榜上的常客。9月5日發布的這個《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2023》,不過是眾多榜單中的一個,卻讓合肥“幸福感”這個話題,再次回到人們視線中。
“澤平宏觀”微信公眾號發布的這份榜單顯示,南京占據“幸福感”榜首,杭州、長沙以較小的分數差距緊隨其后。第4-10名分別為合肥、舟山、蕪湖、蘇州、寧波、大連、珠海。
大皖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多家機構曾發布幸福感城市榜單,然而上榜城市和排名有時大相徑庭。
而“澤平宏觀”這份榜單背后的任澤平團隊,似乎也頗不簡單。
“澤平宏觀”凌晨發布榜單
9月5日凌晨,“澤平宏觀”微信發布《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2023》。
文章稱,榜單從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幸福感指數三大維度、13個指標出發構建城市幸福感指數評價體系,對全國337個地級市幸福感指數進行客觀量化排名。
榜單顯示前50名中:南京、杭州、長沙位居2023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前三名,合肥、舟山、蕪湖、蘇州、寧波、大連、珠海位居前十。南昌、武漢、呼和浩特、成都等省會城市,青島等計劃單列市,廣州、上海、深圳、北京四個一線城市,無錫等發達地級市進入前20名。
具體到安徽來說,共有3個城市進入前50名,其中合肥位居第4,蕪湖位居第6,滁州位居第33。
對于名列前10的合肥、蕪湖,榜單還分別從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幸福感指數三大細分角度進行了具體分析。
對于合肥,是這樣描述的:
TOP10城市中,合肥在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幸福感指數得分分別排第8、3、9名。
戰略性新興產業助力合肥經濟快速崛起,14年時間GDP規模從破千億到破萬億,常住人口增速全國第一。近年,合肥搶抓新一代科技革命發展機遇,重點布局國家戰略和新興科創產業,助力經濟快速崛起,2022年,合肥戰略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4.3%,占規上工業比重56.2%,創歷史新高。高端產業集聚對人口形成虹吸效應,2022年常住人口增速以1.8%居全國第一。
中國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科教資源多不如精,合肥集聚中科大等優質創新資源,高精尖技術創新力居全國前列。合肥的科教資源豐富度不高,但做到了小而精。2021年中國科技十項重大突破中,合肥占據四席;2022年,合肥主要創新指標居省會城市第一方陣,位于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
對于蕪湖,則是這樣稱贊:
TOP10城市中,唯一入圍的三線城市,蕪湖在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幸福感指數得分分別為第9、5、7名。
“江東名邑”、“吳楚名區”、“安徽第二城”,省內經濟實力僅次于合肥,高端制造業集聚。2022年,蕪湖地區生產總值邁上4500億臺階,達4502.1億元,經濟總量僅次于合肥;經濟增速4.1%,跑贏合肥3.5%、安徽省3.5%及全國3.0%的增速。蕪湖優勢產業為汽車、電子電器、材料和電線電纜,2023年上半年,蕪湖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營收1064億元、利潤69.3億元,分別增長38.2%、127.5%,居全省第一。
城鄉收入差距較小,房價收入比在長三角城市群中較低,人口穩定增長。蕪湖城鄉可支配收入比為1.8,城鄉差距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房價在長三角城市群中較低,2022年房價收入比僅8.43,在長三角城市群中排名第5,購房壓力小。得益于經濟發展、房價優勢,蕪湖人口穩定增長,2022年,蕪湖常住人口較2021年增長1.6%,人口增速全國排名第三。
任澤平團隊是誰
“澤平宏觀”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2023》一文,署名為任澤平團隊。
據公開報道,任澤平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室副主任,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分析師等職務 ,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級)兼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東吳證券特邀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團隊成立于2016年10月22日,立志于研究全球經濟走向等。
今年2月,中原銀行宣布聘請獨立經濟學家、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任澤平為首席經濟學家。這是繼恒大集團和東吳證券后,任澤平又一次擔任首席經濟學家。
回顧任澤平的履歷,幾乎都伴隨著爭議。2017年,任澤平加入恒大集團,任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級)兼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當時,任澤平的月薪為125萬元。媒體以此推算,他的年薪高達1500萬元,他也因此被稱為“最貴經濟學家”。
2021年離開恒大,任澤平又加入了東吳證券,仍是擔任首席經濟學家。后有消息爆出,任澤平和東吳證券實為編外合作。
2022年2月,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發《關于加強行業機構首席經濟學家自律管理的通知》稱,機構應“審慎聘任首席經濟學家”,首席經濟學家應為“公司正式員工”。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有東吳證券相關人士表示,自中國證券業協會新規執行后,任澤平已不再擔任東吳證券特邀首席經濟學家。
據“澤平宏觀”發表的文章《澤平往事》中介紹:早在入職國泰君安之初,他就注冊了公眾號“澤平宏觀”,10年時間過去,這個公眾號已經積累了1300多篇原創。2016年3月,任澤平注冊了微博賬號,成為了常年在財經領域活躍的大V。
然而2022年4月,“澤平宏觀”被質疑疑似違規薦股。在多方爭議之下,2022年4月15日,任澤平在微博發文稱,“已轉型情感博主,雞湯作家。”
今年7月,歌手李玟因抑郁癥離開了人世,任澤平隔日發微博回憶自己遭遇社會的誤解、壓力巨大,頭頂的頭發掉了一半。然后畫風一轉,“遇到了中科院化學所的科學家團隊,幫我長了一倍多的頭發,又黑又濃密,比原來還好,看到有那么多人有需要,創立了仁生澤發。”
此舉隨后引來巨大爭議。
其雖在微博發文稱,“已轉型情感博主,雞湯作家。”但今年以來,任澤平團隊已經發布多個榜單:《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2023》《中國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中國民營企業百強排行榜2023》《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中國獨角獸排行榜2023》《中國新能源企業排名2023:換道超車》《中國都市圈發展潛力排名》《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新能源品牌車企排名》……
“幸福感”誰說了算
大皖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多家機構都曾發布城市幸福感榜單。
今年5月,由《瞭望東方周刊》、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在杭州啟動。該活動迄今已連續舉辦16年,累計推選出80余座幸福城市。據主辦方透露,最終結果將在年底舉辦的“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上發布。
而從去年公布的這份榜單上可以看出,成都、杭州、寧波、廣州、南京、青島、沈陽、長沙、合肥、西寧被推選為“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
再往前,成都、杭州、寧波、長沙、武漢、南京、青島、貴陽、西寧、哈爾濱被推選為“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
此外,中央電視臺《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欄目定期評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2020年,《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顯示,合肥、青島、昆明、海口、廈門這五座城市,成為18-35歲年輕人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城市。
根據《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數據,合肥曾連續6年入選入圍“中國十大幸福城市”。
什么是幸福感?“澤平宏觀”發布榜單的時候提到,幸福感指人們的需求在被滿足后的感覺,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這些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生活舒適度、生活便利度、精神享受等。
這當然是一種很個人化的定義。幸福感包羅萬象,而一座城市的“幸福感”更是無法簡單定義。合肥到底有多幸福,大概只有合肥人才更有發言權。
大皖新聞記者 何錢源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