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一杯醬香拿鐵,貴州茅臺和瑞幸聯名開賣,9月4日在秋天的朋友圈刷屏,已品嘗的在探討究竟是“酒心巧克力的味道”還是“酒后嘔吐物的酸爽”,還未購買的紛紛被種草,留言詢問“下單后多久才能到?”熱鬧不僅在銷售層面,不少網友就此整起了段子,還有的發視頻將自家茅臺酒加入咖啡里自制,另有火鍋店上新“醬香茅臺”味火鍋。
記者在某平臺注意到,江蘇曾有一商家因自制“茅臺咖啡”被處罰;一家西餐廳因在其經營場所吧臺貨架和儲物柜內存有“茅臺拿鐵”咖啡杯,外包裝上標有“茅臺拿鐵”及圖標,但無法提供相關商標授權被罰款。9月5日,記者也邀請了律師,對網友熱議的話題釋疑。
“醬香茅臺”味火鍋來了
一個是白酒頂流,一個是“打工人”的咖啡頂流,貴州茅臺和瑞幸的聯名的醬香拿鐵,有網友稱之為“出道即巔峰”:朋友圈熱議,社交平臺熱搜,銷售爆單,段子頻出。
“親愛的雪,我是瑞,當你收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嫁入豪門——茅臺。”網友因此感慨,“瑞幸和茅臺聯姻,全年齡段都隨禮了。”顯然,有網友已不滿足于文字的分享,直接在家里DIY,并將視頻發在社交平臺。以“自制茅臺拿鐵VS醬香拿鐵”哪個更好喝?“在公司做一杯醬香拿鐵怎么樣?”“展示一杯真正的茅臺咖啡制作過程。”為主題的視頻,也迅速吸引了網友關注。
很快,有網友表示,湖南長沙有一家火鍋店推出限定上新的“醬香茅臺”味火鍋。9月5日,記者在該火鍋店官方微信號看到,“每一份醬香茅臺火鍋中 含8ml貴州茅臺酒 用餐現場當面添加 保真保正53度飛天茅臺酒醬香濃郁 1杯入鍋激揚出傳承25年的醇厚綿長。”
而隨著聯名被熱議,據藍鯨財經報道,茅臺工作人員表示,咖啡店擅自在飲品中添加茅臺售賣,即便不以此作為賣點宣傳,實際上也是侵權行為。9月5日,茅臺客服對上述說法進行了更正,“餐飲店若在商品中添加茅臺售賣,并以此作為賣點宣傳,便屬于侵權行為。若不以此打廣告,則不算侵權。”
大皖新聞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聯系了以上火鍋店,工作人員表示,鍋底是最新研發的醬香型火鍋底料,鍋底燒開后可以添加8ml茅臺酒,對于茅臺酒的真假可以現場查驗,授權問題其不清楚,需要向餐飲管理公司詢問專業人士。
觀察:曾有商家因自制“茅臺咖啡”被處罰
記者在貴州茅臺微信號看到,在7月份“茅臺‘市場維權’進行時”的推文中,強調“品牌是茅臺的護城河,長期以來,茅臺堅持品牌立企,在市場維權工作中打重拳、出實招,以一攬子舉措持續維護自身品牌聲譽和消費者權益,努力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該推文中也提到,組建100余人專職維權隊伍,常駐各地開展市場維權工作。每年用于防偽應用及市場維權費用近4億元。
大皖新聞記者通過企查查App發現,曾有商家因自制“茅臺咖啡”被處罰。2022年,無錫市心甜化妝品經營部在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的情況下銷售“茅臺咖啡”,且在店內設置“專屬特調茅臺咖啡 53°¥128”“咖啡天花板玖號 53°飛天茅咖”等宣傳牌,并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軟件上對其銷售的“茅臺咖啡”商品進行宣傳。
由于無法提供食品經營許可證及茅臺公司的相關授權,當事人因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商標法》,被無錫市梁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8378.15元,并處以罰款63640元。
此外,無錫市錫山區東港米闌西餐廳因在其經營場所吧臺貨架和儲物柜內存有“茅臺拿鐵”咖啡杯,外包裝上標有“茅臺拿鐵”及圖標,但無法提供相關商標授權,被無錫市錫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500元。
熱議:商家擅自添加茅臺售賣是否侵權?
對網傳茅臺工作人員表示“在咖啡中擅自添加茅臺售賣,即便不以此作為賣點宣傳,實際上也是侵權行為”的說法,北京金誠同達(合肥)律師事務所汪泳艷律師認為,該說法并不成立,“如果商家僅將茅臺作為產品原料之一,在售賣時對消費者進行合理告知,不將添加茅臺作為售賣熱點博取眼球,僅用以客觀說明自己商品的原材料或其他本身固有屬性的,不構成侵權。”
但其表示,如果商家擅自在自家產品包裝上或宣傳時使用茅臺商標并以此吸引顧客,此類超出指示性合理使用范疇的行為,極有可能侵犯貴州茅臺公司注冊商標專用權等知識產權權益,“例如違反《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四)項中‘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構成侵權。”
汪律師告訴記者,從法律角度來看,在咖啡里面添加茅臺售賣可能不構成侵權的情況分為合法授權、產品改造以及合理使用等。她進一步解釋稱,比如合法授權,如果咖啡店與茅臺達成了合法的授權協議,獲得了茅臺的授權許可,那么在咖啡里添加茅臺售賣是合法的。在這種情況下,咖啡店的行為是在合法授權的范圍內進行,不構成侵權。
針對產品改造的情況,她表示,如果咖啡店對茅臺進行了合法的產品改造,例如將茅臺酒進行提取、加工、調配等操作,制作成了新的產品,那么在咖啡里添加這種改造后的茅臺產品售賣也是合法的。
而就合理使用而言,如果咖啡店在添加茅臺到咖啡的過程中,沒有侵犯茅臺的商標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并且沒有損害茅臺的商譽和利益,那么這種行為可能被認為是合理使用。
“結合此次熱點事件,若商家僅在咖啡中摻入茅臺酒但不以此為賣點宣傳,甚至另起他名,在這種情況下,咖啡店的行為是在合理使用范圍內進行的,不會構成侵權。”
網友自制茅臺咖啡飲用,涉及侵權嗎?
針對網友關注的“自制茅臺咖啡飲用,是否侵權”的疑問,汪律師表示,從物權層面來看,茅臺酒作為物,在商品買賣完成時即完成物權的轉讓,“也就是說消費者在購買茅臺酒后就擁有了此酒的所有權,用之自制飲品或火鍋等都不影響其行使使用權。”
她也提到,此時,消費者除自制自飲外,與親朋好友分享,亦不構成侵權。但值得注意的是,“若網友以盈利為目的將此類自制飲品大量售賣給他人,此時消費者身份變換,則可能構成侵權。”
如果涉及侵權,可能會承擔哪些責任?
汪律師提到,首先,侵權人應當停止侵權行為。其次,侵權人賠償商標專用權人損失。
“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而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實習生 王悅陽(圖源品牌官微和平臺截圖)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