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8月1日上午,大皖·陽光助學直通車首站開進了臨泉一中。在現場,楊光耀認真填寫著助學報名表,他是最后一個寫完的。今年高考,18歲的楊光耀以理科668分的成績考入南京大學技術科學試驗班。對這一錄取結果,楊光耀說,他要感謝父母的付出和老師的鼓勵。楊光耀的媽媽沒有工作,一家人靠爸爸工作維持生計。懂事的楊光耀從不亂花錢,衣服多是親戚家的孩子穿舊后的。對于未來,楊光耀說,他不會辜負家人的期望。
看書是最開心的事
8月1日中午,大皖新聞記者驅車來到臨泉縣城北部。在一片自建房區域內,記者找到了楊光耀的家。因為楊光耀和姐姐上學的緣故,為了緩解家里經濟壓力,楊光耀的媽媽要時不時出去打零工。聽聞記者要來,她從外面趕了回來。走進楊光耀的家,擺設很簡單。楊光耀的媽媽韋女士向記者介紹,這處自建房是在楊光耀上小學的時候蓋的,當時借了一些錢,后來慢慢還清了。搬到這里,也是方便兩個孩子去縣城讀書。
勵志學子楊光耀。
記者注意到,楊光耀家旁邊是成片的農田,相比城里孩子平時可以去商場或游樂場玩,韋女士說她的孩子可沒有這樣的條件。“衣服和鞋子多是親戚家孩子穿舊的。”韋女士說,兒子楊光耀從小就很懂事,知道是舊衣服,但從不嫌棄,他知道家里經濟條件不好,懂得父母的不易。
在楊光耀看來,盡管生活條件差一些,但也只是比別人多一些“荊棘”。在楊光耀上小學的時候,媽媽帶他去圖書館。自此之后,周末去圖書館看書便成了楊光耀生活中的一部分。他說,一開始喜歡看科普類小故事,覺得特別吸引他,后面看的書越來越多。楊光耀說,他覺得看書是讓自己最開心的事。
難忘老師諄諄教誨
進入高中,楊光耀因學校離家較遠,選擇了住校。整個高中,他都省吃儉用。韋女士告訴記者,雖然平時會給兒子一些生活費,但兒子從不亂花錢,也很少主動向父母要錢。
楊光耀對記者說,他小學和初中的成績并不是特別優秀,但喜歡看書。進入高中后,是老師多次談話讓他更加努力學習。楊光耀說,或許是老師看到他身上有潛能,也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并不好,一次次談話就像一束束暖陽,溫暖他前行的道路。
接下來一段時間,楊光耀像老師說得那樣,穩扎穩打,不求一蹴而就,但求每日都有進步。就這樣,他的成績越來越好。
高考后一直在打工
在楊光耀的房間里,有一張舊床、一張書桌和一個書柜。書柜里擺放著各類書籍。雖然房間很小,但墻上的獎狀格外醒目。
談及學習經驗,楊光耀認為,在學習上要充分發揮自主性,要清楚自己的短板在什么地方,善于利用時間,補缺補差,對待學習要持之以恒。
房間墻上掛滿了獎狀。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高考結束后,楊光耀找了一份暑假工。從家到打工的地方,有十多里地。這份工并不輕松,每天下午都要去,一干就是幾個小時。這份暑假工將一直持續到8月中旬。
楊光耀說,從小到大,他和父母都沒怎么去過外地,只是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去過一次南京。他希望用打暑假工掙的錢和爸媽去看看外面的風景,不會去很遠的地方,“爸媽平時很辛苦,希望和他們一起出去走走、看看。”
對于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楊光耀說,他有著自己的規劃。在大學里他會繼續努力學習,計劃參加志愿活動,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不辜負家人期望。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魏鑫鑫 攝影報道 實習生 劉思麟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