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 (資深記者 林平)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擬出臺行政法規(guī)。7月11日,澎湃新聞從司法部獲悉,近日司法部、國家網信辦專題研究審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草案)》,經修改完善后,將加快條例立法進程。
據介紹,前述草案對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ǎng)促進、網絡信息內容規(guī)范、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網絡保護、未成年人網絡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規(guī)定,還對有關違法行為規(guī)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草案聚焦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總結近年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的實踐經驗,將成熟做法上升為法規(guī)制度,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guī)模已達1.91億,未成年人的互聯(lián)網普及率達到96.8%。司法部表示,互聯(lián)網在拓展未成年人學習、生活空間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網絡的意識和能力不強、網上違法和不良信息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被濫采濫用、一些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亟待通過完善立法,進一步強化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主體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責任,規(guī)范網絡信息內容管理,保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
澎湃新聞注意到,近年來,各有關部門積極開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出臺了《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中創(chuàng)設“網絡保護”專章。制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已列入國務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據介紹,司法部、國家網信辦積極落實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在起草和審查草案的過程中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多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廣泛征求中央有關單位、部分地方政府和有關企業(yè)、行業(yè)協(xié)會和專家的意見,凝聚社會共識;反復研究論證,對草案進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從立法層面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