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013年5月30日清晨,東航MU5468航班從嶄新的跑道上第一個騰空而起,飛向上海浦東機場,掀開了安徽民航的新篇章。2023年5月30日,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迎來轉場運營十周年。十年來,合肥機場成功躋身“千萬級機場俱樂部”,成為連接合肥都市圈城市的紐帶以及融入長三角區域的平臺。5月29日,大皖新聞記者采訪了合肥新橋機場啟用后執飛第一架航班的東航機長王浩,講述他眼中合肥新橋機場十年的變遷和故事。
2010年10月,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建設施工現場,航站樓已初具雛形。
機長見證駱崗謝幕和新橋起飛
王浩是東航安徽分公司飛行部的一位機長,已安全飛行23年,有幸成為駱崗機場完美謝幕和新橋機場十年起飛的見證者。他是土生土長的合肥人,對合肥這片熱土有著很深厚的感情。
駱崗機場是王浩民航夢開啟的地方。“那時候,駱崗機場的候機樓是一棟二層小樓,只有5個廊橋、8個遠機位。到了2012年,機場各項設施都處于飽和運轉的狀態。”王浩回憶,駱崗機場的容量已遠不能滿足旅客空港出行需求,這也是機場搬遷的主要原因。
從駱崗機場到新橋機場,曾經的4D級機場升級為4E級國際機場,停機坪面積從6.5萬平方米增至36萬平方米,可供波音747、空客A380等超大型飛機起降。“新橋機場航站樓更大,跑道也更長,廊橋和停機位都更多,旅客出行更加方便了。”王浩說,新落成的新橋機場有47個停機位。
“印象深刻的是2018年,新橋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就已經突破1000萬人次,加入‘千萬級機場俱樂部’;轉場后短短五六年旅客增加了一倍多,這時候機場容量又不夠用了,開始啟動二期建設。”王浩激動地說。他清晰地記得,十年前,在新橋機場起飛后,從天空往下看,還是一片荒地,如今“空港小鎮”拔地而起,高樓大廈非常醒目,“往南飛看到濱湖的紅色大鼓,往東飛能看到政務區天鵝湖……”
十年間,東航安徽分公司執管飛機由11架增加至19架,在合肥新橋機場投放的過夜飛機數量從7架增至12架。十年后的今天,東航在合肥、黃山、安慶、阜陽、池州、蕪宣6個民用機場均開辟航線,通航城市41個,航線總數61條,其中合肥航線53條。
“今年,東航新增了合肥直飛敦煌航線,旅客去名勝景點游玩更加方便。”王浩說,他飛的航線也越來越多,足跡幾乎遍布全國各個城市,執飛的國際航線也越來越多。“以前新橋機場只有東航一家基地公司,去年西部航空設立運營基地,相信以后還有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在新橋機場設立基地,新橋機場的明天也越來越好。”
新橋機場已開通民航班線超百條
機場十年的發展變化,乘客最有發言權。“印象中合肥飛重慶的航班一天有十幾班,想去的話立刻就能在手機上訂機票。”剛從重慶飛回合肥的胡先生告訴記者,合肥航班增加讓他可以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自助值機、自助托運,這些先進智慧的設施設備大大縮減了乘客排隊等候的時間。”
記者了解到,十年來,新橋機場值機、行李托運、登機等自助系統投入運行,基本實現“無紙化”出行服務,充分滿足旅客個性化、差異化出行需求。
十年來,航空客貨市場“兩翼齊飛”。2013年,合肥機場由“駱崗時代”邁入“新橋時代”。2014年,3月30日上午,合肥-北京-法蘭克福國際航線正式開通。這是新橋機場開通的第一條洲際航線,也是安徽首次開通至歐洲航線。2016年,廣州-合肥-洛杉磯-合肥-廣州全貨運航線首航成功,這是合肥機場首條國際全貨機航線。2018年12月7日,隨著烏拉爾航空公司空客A320客機降落到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新橋機場正式開通了合肥-新西伯利亞-莫斯科直飛航線,這也是合肥機場首條定期洲際客運直飛航線,開啟了航空客運的新征程。
2018年,新橋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從百萬級躍升至“千萬級機場俱樂部”,成為名副其實的“安徽門戶”;2019年合肥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228.2萬人次,同比增長10.5%。2023年夏航季,有28家航空公司計劃在新橋機場運營定期客貨運航班,執行107條航線,其中國內客運航線99條、地區客運航線2條,貨運航線6條,通航城市68個。
新橋機場還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建設。國際貨運航線從無到有,增加至最高峰時7條。2021年合肥機場貨郵吞吐量9.4萬噸,取得歷史最好水平。2022年6月,引入西部航空在合肥機場設立運營基地,合肥機場邁入“雙基地”運營新階段。
建成后的新橋機場。
安徽“一樞十支”機場格局加速形成
“十四五”期間,安徽將積極構建“一樞十支”運輸機場體系,加快合肥區域航空樞紐和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建設,依托蕪宣機場打造蕪湖專業航空貨運樞紐,合力建設世界級機場群。
十年來,按照打造“平安、綠色、智慧、人文”四型機場要求,新橋機場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能級不斷躍升,加快形成“一樞十支”機場格局,方便旅客便捷出行。
當下,備受關注的新橋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著。據悉,二期改擴建項目分為T2航站樓建設和飛行區及工作區擴建工程。按計劃,今年底T2航站樓將力爭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到2025年,新橋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預計全面竣工。
據介紹,新橋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建成后可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5萬噸、飛機起降30.5萬架次的發展需求。未來,這里將是長三角機場群的重要區域樞紐,合肥都市圈發展的重要支撐,合肥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核心,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發展的重要載體。
如今,新橋機場二期貨運站、機坪改擴建項目已建成投運。黃山機場飛行區升級改造、池州機場改擴建等一批重大項目陸續上馬,為打造“翅膀上的安徽”不斷增添新動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從駱崗到新橋,新橋機場不僅為合肥的城市發展注入活力,也成為展示合肥現代化大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未來,擴建后的新橋機場將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交通強省”等戰略規劃,奮力推進 “一樞紐一中心”建設,充分發揮航空運輸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建設美好安徽的戰略支撐引領作用。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通訊員 管大龍 李鈺凌(圖片由安徽民航機場集團提供)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