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5月5日傍晚,有著“中國當代徐霞客”之稱的安徽利辛人汝志剛乘坐航班從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回到成都,這是他第三次沖擊珠峰前在國內做的最后一次休整,并靜候攀登珠峰的最佳“窗口期”。此前,汝志剛已經在尼泊爾進行了為期24天的適應性拉練。
“攀登珠峰是一個系統性的活動,前后要準備事兒太多,實在抽不出時間來。”直到5日晚上11點20,處理完手頭事情回到房間休息的汝志剛才給大皖新聞記者回電話,接受采訪。電話中汝志剛的聲音充滿疲憊,通話中還不時地咳嗽著。
汝志剛在珠峰營地手持“美好安徽 迎客天下”橫幅。
剛“入圈”就挑戰“非洲之王”
汝志剛是安徽亳州利辛縣孫廟鄉人,畢業于安徽工業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汝志剛曾在一家知名海外通信公司的技術研發部工作。“就是人們口中的IT男,沒人會把我和戶外運動、‘徐霞客’這些詞聯系起來,連我自己也沒曾想過。”
回想起自己的“入圈”,汝志剛仍覺得一切都是天意。2016年,汝志剛正在非洲肯尼亞旅行,“在我的印象中這里好像有座雪山,因為赤道附近有雪山很稀奇,所以我就和當地向導打聽了下。”出生在皖北平原利辛縣的汝志剛骨子里對大山大河充滿著向往,在得知有著“非洲之王”美譽的乞力馬扎羅山就在肯尼亞與坦桑尼亞邊界時,他直接買了張機票,趕到了乞力馬扎羅的山腳下。
“是純新手,完全沒有登雪山的概念。”當真正直面眼前的雪山時,汝志剛還是暗暗吸了一口涼氣。就像一位剛進學校的學生,向導說什么他就做什么,從登山服裝到登山設備,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臨時租借的。“因為欠缺經驗,白天和晚上都喝了很多咖啡,結果連著好幾晚都沒能入睡。”第一次的攀登是艱苦的也是刻骨銘心的,接下來汝志剛便開啟了戶外運動之旅。
為練體能,爬了40多趟嵩山
2017年在攀登四姑娘山二峰時,汝志剛在路上和向導打趣說,別看他現在登四姑娘山挺費勁,有朝一日他還要登上珠峰!“當時向導都懶得搭理我,就撇個嘴沖我笑了笑。”汝志剛回憶,那時自己也確實比現在胖很多,望著向導輕視的一笑汝志剛也沒有再辯駁,但登頂珠峰的種子已在他的心里悄然種下。
靠著一股新鮮勁,從2016年底到2017年的短短一年多時間內,汝志剛密集地完成了徒步縱向穿越有著“死亡之海”之稱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登頂四川四姑娘山二峰、登頂昆侖山慕士塔格峰、登頂喜馬拉雅山馬納斯魯峰。
在一次環球旅行結束后,汝志剛回到國內開始拉練自己的體能。除了去健身房鍛煉,汝志剛還走遍國內的名山大川,“光是河南嵩山就爬了四十多趟,隨著體力的越來越好有時一天會上下走兩趟。”汝志剛回憶,看到挑山工背著那么重的貨上山還能健步如飛,自己也開始學著他們抗著水上山,“從開始的十斤到后來的幾十斤。”
首次攀登,遇到史無前例的“珠峰擁堵”
攀登的山越來越多,登頂的峰越來越高。在2019年,汝志剛來到了尼泊爾,“我準備了兩年時間就是為了眼前的那座山峰,是時候讓我心底的種子開花結果了。”
為了心無旁騖地完成自己心中的夢想,也為了不給家人徒增擔憂,汝志剛毅然退出了家庭微信群,“家里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有,有說我太沖動的、有關心我安全的、有罵我不懂事的……當時我只和自己的弟弟說了這個事(攀登珠峰),并讓他替我保密。”
2019年4月初,汝志剛和團隊在開始進行適應性攀登。如果不在6000米以上的地方住上幾晚就去登珠峰,是很容易出現嘔吐、頭痛、視力扭曲和普遍疲勞等高原反應,這將直接導致登頂失敗。除了高原反應,攀登者們還容易面臨“昆布咳”。(“昆布咳”是一個專有名詞,由于珠峰的昆布冰川附近空氣干燥寒冷,肺部容易發炎,很多人會表現出持續咳嗽的狀態,被稱為“昆布咳”——記者注)
在尼泊爾進行適應性攀登。
2019年5月,汝志剛終于迎來了攀登珠峰的最佳“窗口期”。由于此次“窗口期”較短,很多隊伍的攀登者都集中在同一天沖頂。結果22日在海拔8790米的希拉里臺階處,汝志剛和約200多名攀登者遭遇了史無前例的“珠峰擁堵”。高寒、缺氧、狂風......他在惡劣的環境下堵了近三個小時。
“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汝志剛被困在光滑的冰壁上。為了保證安全,他只能兩只腳蜷縮著,將冰爪深深地扣進冰壁,咬牙堅持著,等待有人疏通擁堵。不想,冰爪突然打滑,他沿著冰壁向下滑去,幸好被向導一把拽住,才避免墜入深不見底的懸崖。
“整個沖頂過程中,我吃不下任何東西,只喝了3杯水,人一下子瘦了5斤。”汝志剛說,2019年的登山季,有11位珠峰攀登者遇難,其中1人因擁堵筋疲力盡,在最擁堵的希拉里臺階處遇難。7人在成功登頂的下撤過程中去世,3人在營地、帳篷內長眠。
“相對于攀登者身體上遭受的困難,心理上的沖擊也十分強烈。攀登中,每當看到攀登遇難者的遺體,我的心都會為之一顫,心里的觸動則更加難以形容。”途中,汝志剛曾親眼看到一位印度女登山員,在身體出現明顯不適的狀況下,依然不聽勸阻,沒有及時下撤,最終送了命。
三次攀登,見證珠峰高度變化
作出第三次攀登珠峰的決定,有些網友覺得不解,而汝志剛則給出了他的答案。今年是人類首次登頂珠峰70周年,1953年新西蘭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完成了人類登頂珠峰的壯舉,因而在這個極具紀念意義的節點再登珠峰意義非凡。
汝志剛在珠峰營地手持橫幅。
汝志剛還告訴記者,第一次從位于尼泊爾的珠峰南坡一側登頂成功后,在尼泊爾政府頒發的登頂證書中珠峰的高度為8848米,而在第二次從中國境內的珠峰北坡登頂后,我國政府頒發的登頂證書中珠峰的高度為8844.43米。“而在2020年12月8日,中國、尼泊爾兩國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能夠成為全國第一個三次攀登、見證珠峰高度變化、擁有三種不同高度的證書的攀登者,對我也極具紀念意義。”
即使兩次登頂珠峰,對自然的敬畏、與山川的交流也讓汝志剛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自然的浩瀚與人類的渺小。汝志剛告訴記者,他更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斷攀登將一種“熱愛祖國、獻身科學、尊重實踐”的徐霞客精神傳遞給所有人,“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攀登珠峰,但每個人都要勇于攀登心中的那座珠峰。”
大皖新聞記者 孫召軍(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