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安徽省企業公共信用信息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實施方案》。3月6日上午,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志在發布會上向記者介紹了此方案主要內容,特色亮點等。大皖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該方案主要目標是從2023年起,在安徽,以“1份信用報告代替40個部門證明”,實現“企業開具證明可以少跑40趟”。
發布會現場。
據了解,該方案是深化“一改兩為”、推進“放管服”改革,安徽省再次放出的又一個新招實招。
據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志介紹,2023 年起,安徽省企業在申請上市、融資、評優評先等事項中,通過“信用安徽”網站、“皖事通辦”平臺等免費申請獲取公共信用信息報告(無違法違規證明版,以下簡稱信用報告),代替赴多部門辦理法院執行、發展改革、教育、科技、經濟和信息化、民族宗教、公安、民政、司法行政、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水利、商務、文化和旅游、衛生健康、退役軍人管理、安全生產、審計、市場監管、廣電、體育、統計、林業、醫療保障、地方金融監管、人防、檔案管理、新聞出版、電影、藥品監管、稅務、氣象、地震、消防安全、煙草專賣等 40個領域無違法違規證明,以“1份信用報告代替 40個部門證明”,實現“企業開具證明少跑 40趟”。
在發布會上,徐志還介紹,按照有關部署要求,省發展改革委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大力加強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截至目前,累計歸集行政處罰、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等各類公共信用信息超47億條,為實施企業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改革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省發改委將從“網上辦、隨時辦、實時辦、免費辦、無感辦”5個方面優化提升信用報告服務,實現“1份信用報告代替40個部門證明”“企業開具證明少跑40趟”。
安徽省發改委副主任徐志答記者問。
具體來說,一是“網上辦”。依托省信用平臺開發上線企業信用報告查詢系統,通過“信用安徽”網站、“皖事通辦”平臺、各級政府部門和信用門戶網站等對外提供服務,企業無需現場辦理,登錄上述任一網站平臺即可獲取信用報告,實現“網上辦”。此外,企業也可通過政務服務窗口、一體化智能自助終端等,線下查詢、打印信用報告。
二是“隨時辦”。系統提供7×24小時不打烊信用報告服務,解決企業“沒空辦”“著急辦”問題,實現“隨時辦”。
三是“實時辦”。全面提高運維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系統響應服務速度,企業完成“登錄、認證、生成”3步,可在1分鐘內獲取信用報告,實現“實時辦”。
四是“免費辦”。企業線上、線下獲取信用報告均不限次數,不收取任何費用,實現“免費辦”。
五是“無感辦”。省內各級政府部門在辦理行政服務事項時,需核實企業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直接通過省信用平臺獲取相關企業信用報告,無需企業提供,實現“無感辦”。
為強化企業權益保護,我們開通了異議申訴服務,企業有相關問題、建議或個性化需求,均可通過電話、郵箱、網站留言等多種方式反饋,省發改委將及時辦理。
大皖新聞首席記者 朱慶玲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