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上海局集團)獲悉,截止2月15日,為期40天的鐵路春運圓滿收官,長三角鐵路發送旅客6758.5萬人次,日均發送旅客169萬人次,同比增長35.5%,客流恢復到2019年春運的九成以上。
春運40天客流恢復到2019年同期逾九成。2023年1月8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長三角鐵路逐漸回歸疫情前的春運場景。數據顯示,節前15天,滬寧杭地區客流出行最為集中;京滬、京港、徐蘭、滬昆、鄭阜高鐵,杭深鐵路等直通長大干線以及滬寧城際、寧杭高鐵、合杭高鐵等管內高鐵線路迎近3年最大客流;1月17日至19日連續3天,長三角鐵路客發人數接連突破180萬大關,為此,上海、南京、合肥、杭州、溫州、寧波等地火車站提前啟動大客流應急預案,保障旅客出行。今年春運,受優化調整防疫政策、新線引流等諸多利好因素影響,該集團實際客發人數恢復到2019年同期逾九成水平,好于全國鐵路平均水平。
節后客流恢復情況優于節前,返校返崗等剛需客流增長明顯。根據上海局集團提供的數據,1月7日至21日,節前15天發送旅客2384.4萬人次,日均發送159萬人次,同比增幅24.6%;1月22日至2月15日,節后25天發送旅客4374.1萬人次,日均發送175萬人次,同比增幅42.2%;相較節前大批高校放假較早,學生返鄉流被提前釋放,節后學生流、務工流占比明顯增加,區域區間人員流動較節前更為頻密,列車客座率顯著提升。上周末(2月10日至12日),長三角鐵路迎來第一波近50萬學生集中返校客流,本周末(2月17日至19日)將迎來第二波近40萬學生集中返校客流;此外,大年初七以來,長三角鐵路聯合多家企業舉辦的站車招聘會也吸引來近10萬旅客駐足,實現現場簽約近萬人。
精準實施“一日一圖”,適需匹配運能運力。充分考慮客流變化和可能出現的雨雪冰凍災害天氣,按照“適需安排、應急有備、精準匹配、梯次投放”的總體思路,精準實施“一日一圖”運能配置,運力調整由周期性調整轉變為按需調整。持續關注客票預售和候補購票情況,按需確定圖定旅客列車上線和臨時旅客列車啟動時機,梯次投放運力,保障旅客出行需求。春運期間共增開旅客列車5121列,加掛客車車輛3354輛,組織動車組列車重聯8028列。
今年春運期間,更多智能科技手段得到應用。運用智能科技手段服務春運,全面投用動車組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系統、智能樓宇管理平臺、渦流探傷機器人、自動消殺機器人、安檢查危登記一體機等數十種科技裝備,駐扎在臺前幕后,服務春運旅客出行。
在出行方面,提供適老適需服務。統籌考慮春運車票供需矛盾、老年旅客出行難等因素,向春運務工團體旅客敞開受理1月7日至2月15日春運期間開行的所有旅客列車硬座和二等座車票,受理站達到53個,全力支持企業務工人員返鄉、返崗。上海、蘇州、南京、徐州、杭州、嘉興、金華、寧波、合肥、蚌埠等地車站推出老年旅客重點接送、愛心候車、專人引導等適老服務。在日均客發人數較多的49個車站全面推廣安檢自助快遞柜,旅客錯帶的違禁品可通過安檢自助快遞柜寄送至目的地。
胡曉煒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