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沒想到這么大一個航空公司居然能弄錯入境政策,拒絕我登機導致我現在還沒去英國上學。”近日,合肥市民李女士向大皖新聞記者反映了自己的遭遇。李女士稱,自己在1個多月前準備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乘坐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飛機前往英國。就在其乘機前,被國航值機人員告知自己的證件不符合英國入境政策,并拒絕其登機。后來在與學校多次溝通后,李女士才發現是國航搞錯了政策。2月7日,大皖新聞記者就此事進行了采訪。
乘坐飛機去英國被航空公司拒絕登機
“因為被國航拒絕乘機,我沒能按時到校學習,計劃全都打亂了。”2月6日,合肥市民李女士告訴大皖新聞記者,自己是一名留學生,去年12月31日計劃飛往倫敦的學校學習并開展學術研究工作。
2022年12月30日,李女士提前一天從合肥乘坐高鐵來到了上海,并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附近住宿一晚。“我當時怕從合肥到機場會趕不上飛機,特意提前來到機場附近住了一晚。”李女士說,第二天,自己帶著有效期內的居留許可證,前往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乘機。可就在乘機登記前,國航值機人員告知她,因其過去兩年未前往英國不符合英國的入境條件,可能會被遣返,因此拒絕李女士乘機。
“聽到這個消息我整個人都懵了,我問她(值機人員)具體是什么政策,但她現場就告訴我確實有這個政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李女士表示,自己確實兩年未前往英國,加上值機人員十分肯定的回答,她便拖著多個行李回合肥了。“我帶著好幾個箱子的行李從機場轉到高鐵站,又從高鐵站回到合肥。”李女士說,在國航值機人員給她出具的“旅客未乘機證明”上,具體原因標注為“不符合入境政策”。
多次溝通發現國航人員弄錯入境政策
在從上海返回家中后,李女士再次撥打國航客服電話,想咨詢究竟是什么政策不給入境。“國航的客服人員就告訴我,這個政策是英國方面通知的,政策是‘超過兩年未前往英國的,或被遣返,因此不予登記。”
李女士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因為被拒絕登機,此后她多次跟英國的學校方溝通、解釋不能按時入學的原因。英國學校方也在幫其聯系相關部門了解入境政策。“在跟學校幾十次溝通后,我發現我的情況是被允許入境的,可能是航空公司搞錯了。”李女士稱,英國學校讓其明確該政策是誰出具的,具體政策是怎么規定的。
“我也很奇怪,我是有英國的居留許可證的,并且證件也在有效期內,怎么會不符合政策?”今年2月初,李女士再次聯系國航客服人員反復詢問被拒絕乘機登記的政策。李女士說,在多次溝通后,最終國航工作人員向她明確,可能是工作人員對政策有誤解。“我現在就要求國航進行書面道歉,并且確保這種事不會發生在其他乘客身上。另外對于因國航工作失誤導致我無法按時入學,所造成的酒店、車票、租房等相關損失進行經濟賠償。”
國航暫未回復采訪,律師建議雙方協商解決賠償事宜
2月7日,大皖新聞記者在李女士提供的與國航溝通的錄音中聽到,國航工作人員表示,現在李女士的證件可以辦理乘機登記手續前往英國。對于上一次拒絕李女士登機的原因,該人員稱是因為工作人員對李女士居留卡認定方面產生了誤解。并表示,有一種居留許可卡是寫著一段文字,標注“兩年未入境英國需要辦理一個簽證”,工作人員在認定的時候,把李女士的居留卡和其它卡混淆了。
對于李女士的情況,2月7日上午,記者就此事聯系了國航與李女士溝通的值班電話。一位接電話的男性工作人員在聽到記者表明采訪訴求后,表示不接受采訪便掛上了電話。隨后,記者撥打了國航客服電話,一位客服人員回復,讓記者將采訪函發送至國航電子郵箱,并稱會有相關部門負責此事。
截至發稿前,記者并未收到相關回復。
對于此事,安徽遠致律師事務所律師汪溪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乘客購買機票后,即與航空公司之間形成了民航運輸合同關系,航空公司需根據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嚴格謹慎審核乘客乘機身份,保證乘客在符合登機條件的情況下享受民航運輸合同的權利。因航空公司的過失導致審核錯誤,乘客為此未能登機且造成了相關損失,航空公司應當承擔相應責任。“若此事確實是國航方面的失誤導致李女士未能乘機并按時入學,那么國航應該按照合同約定和李女士的具體損失給予李女士相應賠償。”汪溪源建議,若雙方協商不成,可通過司法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