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6月24日下午,合肥工業大學本科招生辦科長石鴿婭做客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高招咨詢會直播間,介紹2022年合肥工業大學相關招生政策,供考生填報志愿進行參考。
據介紹,合肥工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2005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9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
學校先后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首批試點高校、全國首批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試點單位、“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
問:合工大宣城校區,它和合肥校區有什么不同呢,畢業證是否相同?
答:學校本科招生采用“合肥工業大學”(國標碼10359)和“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國標碼19359)兩個名稱,分別有獨立的招生院校代碼,招生時分別錄取,考生填報志愿時應分別填報,占兩個院校志愿。兩個校區的學科建設、專業設置、教學組織、師資隊伍、學生管理、質量監督、招生就業都是一樣的。畢業時所頒發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的學校名稱均為合肥工業大學,證書種類均為普通高等教育畢業證書。
問:今年學校招生計劃有無增減?招生政策有什么變化?
答:合肥工業大學2022年招生計劃8400人,總規模與去年持平。合肥校區5700,宣城校區2700。
2022年合肥校區共計61個(專業+大類)招生,新增兩位專業普通招生專業:化學、智能建造。宣城校區共計24個專業招生(含3個聯合培養專業)。新增2個普通本科招生專業: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精細化工。
2022年我校招生政策與去年相比基本保持穩定無重大調整。
問:請介紹一下學校的特色優勢學科和專業?
答:目前,合肥工業大學已形成“以工為主、理工結合、文理滲透、融合交叉”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校。學校現有20個學院,101個本科專業,分布在工學、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法學、醫學、文學等8個門類里。
3個國家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1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機械、能源動力、生物與醫藥
3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2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1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管理科學與工程
8個學科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排名全球前1%: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材料科學、農業科學、地球科學、環境學/生態學、社會科學總論
1個學科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全球排名前1‰:工程科學(工程學學科涵蓋了學校機械、電氣、自動化、土木、建筑、儀器、管科、材料、化工等一批優勢學科)(歷史性突破)
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1個學科被評為A(2~5%):管理科學與工程
5個學科排名為B+(10~20%):馬克思主義理論、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
我校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中央賽道)48個:金融工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與計算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金屬材料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建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地質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測繪工程、工商管理、會計學、物流管理、工業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化學、能源化學工程、工業設計、城鄉規劃、環境設計、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交通工程、環境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市場營銷。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工業工程、環境設計、交通工程、環境工程、經濟學、法學、應用物理學、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問:學校有哪些轉專業政策?
答:根據《合肥工業大學本科生校內轉專業暫行辦法》規定,申請轉專業方式比較多,(一)全校范圍內轉專業,第一學年學習成績專業排名前30%的學生可申請轉專業。(二)其他方式轉專業1.循環協議轉專業:在一年級期間,在個人自愿,并作出承諾的情況下,兩人之間或多人之間一對一互相交換循環轉專業。2.學有特長轉專業:在一年級、二年級期間,學有特長的學生(即在全國或國際學科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者),可視具體情況轉入相關專業。3.學習困難轉專業:在一年級、二年級期間,學習確有特殊困難的學生,可在學校規定的專業范圍內申請轉專業。(理工類專業可轉文、經、管、法類專業,工科類專業可轉理科類專業,文、經、管、法類可轉文科類專業。)4.創新創業轉專業:申報獲批創新創業休學的本科學生創新創業滿2年及以上,且休學前學業GPA達到3.0及以上者,可申請轉入與其創新創業項目相關的專業學習。5.入伍退役轉專業:退役后復學者,因自身情況需要轉專業者。
問:學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
答:我校2021屆本科畢業生共計7376人,升學(含出國、出境學習)共2971人,占本科生畢業生總人數36.97%。
(1)學校2021年畢業生中,到企業就業6596人,其中到國有企業就業3441人,其他企業就業2692人,三資企業就業463人;到高校、科研院所就業334人;機關和事業單位等就業434人;部隊就業12人。
(2)本科畢業生就業行業中制造業人數最多,占比34.87%;其次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17.97%;第三是建筑業,占比13.66%。碩士畢業生就業行業中制造業人數最多,占比26.62%;其次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20.33%;第三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占比10.79%。博士畢業生就業行業中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人數最多,占比79.13%。
(3)學校2021年畢業生直接就業7376人,就業單位情況分為以下幾類:1.部隊和國防軍工領域就業為740人,占就業人數的10.03%;2.央企工作2998人,占就業人數的40.65%;各類500強企業就業1455人,占就業人數的4.93%;上市公司就業620人,占就業人數的8.41%;3.高校和科研院所就業為364人,占就業人數的4.87%;4.國有企業(不含央企)就業為254人,占就業人數的3.44%。
問:合工大今年預估線是多少?
答:我們有兩個校區,其中合肥校區預估理科在594分左右,590分以上都建議沖一下。文科在566分左右,563分以上建議沖;宣城校區理科預估582分,578分以上可以沖。文科預估在563分,560分以上可以沖一下。
問: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錄取線大概多少?
答:去年的錄取排名大概是29000多名,今年可以參考。中外合作辦學有“4+0”和“3+1+1”兩種模式。
問:理科584分,排名17559名可以填報宣城校區嗎?
答:這個分數參考去年排名,是可以報考的。除了特別熱門的計算機等專業,其它的應該沒問題。
問:理科592分,排名14298分能上合工大哪個專業?
答:合肥校區只能沖一沖了,但報考宣城校區這個分數很有優勢,很多專業可以選擇。
舒語亭 徐小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陳牧 汪艷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