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2月19日上午,記者從"江淮牽手千年夢圓——行走江淮運河"大型融媒體采訪活動啟動儀式上獲悉,即將試通水通航的引江濟淮工程,構建了平行于京杭大運河的第二條南北水運大動脈,2023年將全面建成并對社會開放運行。
除了巨大的水利價值外,引江濟淮工程還具有巨大的航運功能和航運價值,承載著江淮兒女幾代人的夢想和希望。據了解,上世紀五十年代,我省就開始謀劃和研究江淮溝通。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務院批轉的《治準會議紀要》指出,“在安徽省境內,應使引江濟淮與江淮運河結合”。九十年代,江淮運河被納入國家水運主通道。新時代繪就新藍圖,2021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將江淮運河規劃為國家高等級航道“縱二”的組成部分。
據了解,江淮運河在我省境內溝通了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構建了平行于京杭大運河的第二條南北水運大動脈。項目建成后,結束淮河中游與長江中下游水運通而不暢的歷史,淮河航運可通過江淮運河更加便捷地通江達海。另外,江淮運河還與我省沙穎河、合裕線、蕪申運河等共同組成了一條縱貫皖豫兩省的水運主通道,加強了長三角與中原經濟區的聯系,完善了我國內河航運體系,對于增強皖北等地區發展動能,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了解到,經過5年多的緊張建設,目前江淮運河已基本建成具備試通航條件,2023年將全面建成并對社會開放運行。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