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9月15日,引江濟淮引起既有寧西鐵路改建工程圓滿完成,標志著引江濟淮引起既有寧西、滬蓉鐵路改建工程已全部完成,為引江濟淮工程通航打通了關鍵瓶頸。預計引江濟淮工程今年11中旬開始全線試通水調試,12月上中旬進行全線船閘航道試通航調試。
引江濟淮引起既有寧西鐵路改建工程由安徽省引江濟淮公司投資建設,中鐵十局、中鐵二十四局等單位承建。其中,中鐵十局承建了引江濟淮工程(安徽段)引起寧西、滬蓉鐵路改建四電相關工程,主要內容包括寧西、滬蓉鐵路改建工程涉及的通信、信號、信息及災害監測,電力及電力牽引供電專業遷改及正式工程的施工。
“由東向西的寧西鐵路跨越引江濟淮主河道,成為河道向北開挖的梗阻點。因此該工程工期長,施工任務重、安全風險大,先后共需要進行5次大撥接。此次是工程最后一次撥接施工。”中鐵十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經圓滿完成了242個鐵路Ⅲ級、6個鐵路Ⅱ級要點施工任務,兌現了各施工節點工期要求。當日下午3時,寧西鐵路下行線正線回撥施工完成,線路準點開通,首輛列車于15:30分順利通過。
據中鐵二十四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寧西下行線跨合武鐵路大橋為滿足江淮運河河道凈寬的要求,需要對其中11孔簡支“T”梁進行拆除、改建。自2021年11月完成橋梁拆除以來,歷時10個月,建設者們完成了寧西下行線跨江淮運河大橋主體結構、附屬工程等全部建設任務,并于9月15日回撥線路,改建后的寧西下行正線由此正式開通運行。
地處合肥市肥西縣境內的寧西鐵路、滬漢蓉高鐵橋梁群,是引江濟淮工程中施工難度最大、結構最復雜的橋梁工程之一。“在直線距離300多米的范圍內,集中分布了寧西上行線、滬蓉高鐵、寧西下行線三條鐵路線。”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有限公司肥西建管處副處長宋誠介紹,由于原有鐵路橋橋跨為24或32米,無法滿足引江濟淮江淮溝通段二級航道通航要求,需要拆除老鐵路橋重建主跨128米的新橋保障通航。
目前,寧西鐵路下行線、滬漢蓉高鐵線的改建已完成并開通運行,寧西鐵路上行線改建工程于9月15日進行線路撥接,施工完成后,標志著引江濟淮最復雜的鐵路橋梁改建工程全面完工,進一步加快了引江濟淮整體施工進度。
引江濟淮工程是安徽省基礎設施建設標志性“一號工程”,工程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水系,供水范圍包括豫皖兩省15個市55個縣(市、區),輸水線路總長度723公里,開發航道里程總長354.9公里,受益范圍7.06萬平方公里。這是繼南水北調后國內最大的跨區域水資源配置工程。工程以城鄉供水和發展江淮航運為主,結合農業灌溉補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態環境。
截至目前,引江濟淮工程已累計完成總投資的90%,到今年年底,將實現全線試通水試通航目標。
許蘭東 姚登科 于莉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文/圖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