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9月10日上午,瀘定縣得妥派出所的院壩中,瀘定縣公安局正在送別支援震區的兄弟隊伍資陽公安、樂山公安。送別隊伍中,一名膚色黝黑、面容蒼老的老警察眼中紅血絲明顯,含著淚,尤為不舍。倪斌,瀘定縣公安局黨委中最年長的黨委委員,今年已57歲的他,剛于兩周前卸任得妥派出所所長職務,還有1年多便準備退休。
倪斌已卸任所長職務,組織也考慮倪斌年齡較大讓他回縣休息,但他放心不下自己守護了十多年的得妥群眾,不能在關鍵時刻離開。地震發生以來,倪斌一步也沒有離開過得妥,已駐守了5天5夜。
地震當天一路都是滾石泥沙,險被砸中
“9月5日上午,我正在得妥派出所去縣局的路上,地震突然發生了,車開不穩,劇烈搖晃起來,我們馬上靠邊停車觀察情況,這時王局打來電話說磨西鎮是震中,讓我立刻趕回得妥鎮穩住情況。”倪斌回憶著。
趕回得妥鎮的路上,一路都是滾石泥沙,好幾次險些被砸中,看著沿路邊居民房搖搖欲墜,群眾驚慌呼喊,倪斌心中一緊,更加擔心那幾個偏遠村莊的情況,加大油門,一路疾馳。灣東村、紫雅場村都地處高山夾縫,地勢險要,進村唯一通道就是一條沿山公路,一邊靠山,一邊靠水,平時遇到暴雨都容易滾石塌方,這次地震不知情況怎么樣了。
倪斌說,回到派出所他立刻組織起派出所民輔警,準備好應急藥箱、勘察設備、照相機等裝備,立即出警,對鎮上群眾進行緊急轉移,搜尋是否有被埋被壓的傷員,同時讓大家分頭聯系各村村干部,了解村上受災情況,穩控群眾情緒。“大家一邊救援群眾,一邊摸清了災害情況,為上級黨委、政府開展救災工作提供第一手詳細準確的情報。”
帶領兩名彝族警察擔當起了向導和翻譯
9月5日當晚,救援力量陸續到達得妥鎮,緊鑼密鼓展開了救援。救援力量基本都是外地人,對得妥鎮情況不了解,更不懂彝語,倪斌便帶領另外兩名彝族警察擔當起了向導和翻譯,他們反復詢問著:“措斯蘇玖玖(彝語,翻譯為:人員安全嗎?)”,隨后將信息傳達給救援力量,為救援工作搭建起了溝通的橋梁。
隨著救援工作的深入,得妥派出所的工作任務也逐漸增加,群眾全部轉移到安置點,安置點的秩序維護、生活保障成了他們又一工作重點,群眾多,警力少,倪斌和戰友們熬的夜越來越久。
白天,倪斌帶著戰友們奔波在各安置點,反復檢查帳篷與群眾入住情況,清點賑災物品,給他們配發飲用水、棉被等生活必需品,以確保每一戶受災群眾都能按規定獲得物資。為了防止疫情感染風險,他們時刻監督群眾戴口罩,隨時叮囑大家注意防控,安置點進行集中核酸檢測時,他們還要進行秩序保障,督促采樣,一刻不停。夜幕降臨,群眾安然入睡了,他要帶著戰友們對安置點周邊進行巡邏守護,檢查帳篷的用火、用電安全。
“多虧了他們幫助我們度過難關,我們受災了,什么都沒有了,倪斌叔比我們更著急,在生活上方方面面都替大家想到,生怕我們有不方便。倪斌叔年齡比我爸都大,還在為我們費心費力,我實在是不好意思,也很受感動。”安置點的群眾說。
13年前的泥石流災害,他連軸轉了3天3夜
夜晚,倪斌又帶領戰友們走上了入鎮大橋,看著橋上橫七豎八睡著的救援戰士們,他不禁回想起了13年前那場泥石流,也是這樣的場景。頭上戴著應急燈,衣服濕著貼在身上,膝蓋以下糊滿了泥土,重得抬不起腳,疲憊的他和兩名戰友,顧不上臟和餓,就地躺倒在樹邊,呼呼睡去。
那時的倪斌剛剛任職瀘定縣公安局得妥派出所所長,夜里正在值班,突然警鈴大作,電話那頭是驚魂未定的群眾呼喊,他心一緊,立刻帶上兩名年輕輔警背上裝備,緊急出警。一路翻過了高山、越過了山溝,用警用手電筒的光與群眾的火把光遙相呼應,終于抵達了被泥石流摧毀的村子。隨后開展緊張的救援,人員排查、挖泥施救、轉移群眾,就這樣連軸轉了3天3夜,成功將災情度過,獲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贊、真心感謝。
十余年后,倪斌已年近六旬,而他還依然重復著當年的工作,經驗更加豐富,決策更加果斷,信念更加堅定。幾天幾夜的堅守,倪斌的眼睛充滿了紅血絲,臉上盡是疲憊。而付出的背后也贏得群眾豎著大拇指,喊著“卡莎莎”(彝語,翻譯為:謝謝),笑臉相迎他。
蘭王 寧凱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