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8月16日,安徽省多地出現分散性降水,全省高溫站點數量和全省氣溫最高值均有所下降。當天合肥市區的零星降水也引發了市民對人工增雨的期待和猜想。合肥市氣象局人影辦負責人介紹,當地氣象部門正在擇機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不過具體實施起來要受很多條件制約。
受降雨影響
高溫區域大幅縮減
16日,安徽的高溫受到降雨的遏制。當日6時,中央氣象臺連續第五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和之前不同的是,這一次進入預警區域的是安徽中南部。當日16時30分,安徽省廣德、涇縣、青陽、寧國等4站點發布了紅色預警,比15日的27個大幅減少。
據安徽省氣象臺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6日18時,全省達到高溫標準的站點有42個,較12、13、14、15日連續四天維持在79個站點也縮減很多。全省達到或是超過37℃的站點有33個,較15日的77個減少了44個;全省有3個站點超過40℃,數量只有15日的五分之一。全省氣溫最高值在涇縣,40.6℃。
合肥實施人工增雨了嗎?
氣象部門:地面火箭作業未能實施
記者注意到,16日,安徽省高溫區域主要出現在江淮之間南部,淮河以北大部分區域最高氣溫都沒有超過高溫線。氣象專家介紹,16日當天,安徽省出現的分散性降水遏制住了高溫的發展。而當天中午時分,合肥市天氣陰沉,并出現了一些降水。連日來的晴熱干旱天氣,令市民對于人工增雨的呼聲日高。那么16日是不是合肥氣象部門進行的人工增雨作業呢?
16日傍晚,記者聯系上合肥市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工作人員。對方明確告訴記者,15日和16日連續兩日,合肥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分別向合肥區域空中管制部門報送地面火箭作業計劃。16日當天下午,廬江泥河、肥西山南和巢湖望城先后出現了一定的人工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可惜的是,在申請火箭作業空域時因空域管制沒有獲得通過,未能如期開展地面火箭作業。但在廬江礬山、肥西銘傳和花崗、巢湖銀屏、肥東橋頭集等作業點開展了煙爐和燃氣炮增雨作業。
該工作人員還介紹,16日合肥市區上空盡管看上去云層較厚,但通過天氣雷達實時監測,并沒有達到開展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最近一段時間,合肥市氣象部門正在密切關注氣象條件,擇機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不過,工作人員同時表示,除了合適的氣象條件,還要綜合考慮是否有合適的作業區域。合肥市區屬于人口密集區域,各種重點區域和交通要道較多,在作業地點選擇中受很多條件制約,其實實施地面火箭人工增雨的機會非常少。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