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8月12日下午,安徽省新聞戰線第九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決賽在合肥舉辦。10位來自全省各地的優秀記者齊聚合肥,講述他們在最前線經歷和見證的一個個沾泥帶露的鮮活故事。經過現場專家評委嚴格評審,劉文靜、吳言、高佳三位記者脫穎而出,將代表我省參加全國第九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選拔賽。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郭強出席并為一等獎選手頒獎。
祭奠犧牲戰友的老兵感動現場
濉溪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劉文靜以《一個老兵的故事》為題,講述了自己曾經采訪過的一位新四軍老兵的故事。老兵曾是新四軍第4師11旅31團的一名戰士。2019年3月27日,92歲的朱鵬祥將軍步履蹣跚地來到了安徽省渦陽縣輝山烈士陵園。來的時候,老將軍手里拿著一張烈士證明書,還拎著一袋白饅頭。老人恭恭敬敬地將饅頭擺在了紀念碑下,肅立著,沉默良久。
老人為什么要帶一袋饅頭來呢?原來,老將軍的戰友犧牲前,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營長,我多想多想吃個饅頭再打這一仗啊!”一個饅頭,對于當時條件艱苦的他們就是最大的奢侈了。劉文靜的深情講述打動了現場的觀眾,很多觀眾留下了感動的淚水。劉文靜說,講述這些英雄的故事,就是對歷史最好的傳承。
守護江豚的故事帶來鼓舞人心的力量
“老張守護江豚的故事是我心中閃著光的燈火,更帶給了鼓舞人心的力量。”銅陵日報記者許珂講述的是江豚飼養員張八斤的故事。張八斤從小在長江邊長大,曾以船運為生的他親眼目睹過江豚從成群躍動到瀕臨滅絕,于是他義無反顧地應聘了江豚飼養員。一干就是十七年,為了江豚一直堅守崗位的他,在2021年被評為中國好人。
老張認得出自己飼養的每一只江豚,叫得出每一只的名字,這讓許珂非常感動。她說,想像老張那樣,堅守崗位,不負偉大時代,無愧于記者二字被賦予的使命和榮光。
無私奉獻的革命老前輩來到比賽現場
六安廣播電視臺記者李勝男所講述故事的主人公是革命老前輩戴清。戴老作為革命老前輩,退休后卻依然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從1993年開始,戴老就拿出退休金給家庭貧困孩子繳學費和書本費,從3個孩子到6個孩子,再到后來的400多名孩子,30年間他捐資助學從未間斷,總金額達到了70多萬元,是老人家一輩子的積蓄。這樣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李勝男無比敬佩。
戴清老前輩也來到了此次比賽現場,“現場聽到記者們在講述我們安徽這些年取得的偉大成就,我很感動,我今天是來學習的。”戴清說,作為一名記者,面對人民講好故事,記錄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的成就,非常有意義。
3名記者被推薦參加全國比賽
比賽現場,10名記者聲情并茂地演講,并結合視頻、圖片,給觀眾們帶來一次精神的洗禮。正因為他們風雨兼程在路上,才會有那么多感人致深的故事,他們用記者的責任與擔當表明對新聞事業對國家的忠誠,塑造了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濉溪融媒體中心記者劉文靜、安徽廣播電視臺記者吳言、安徽新媒體集團記者高佳分別獲得一等獎、二等獎,將代表我省參加全國第九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選拔賽。
周镕健 王詩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