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長豐縣素有“中國草莓之都”的美譽,草莓產業的快速高質量發展,也極大地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在3月1日開幕的長豐縣第十九屆草莓文化旅游節暨文旅品牌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今年長豐莓農喜獲大豐收,而長豐草莓產業也將跨入品牌、產值“雙百億”。
品牌價值和總產值都將突破百億大關
草莓果實形態優美,色澤紅艷,柔嫩多汁,馥郁芳香,酸甜可口,被很多人稱為“水果皇后”,深受消費者青睞。
長豐草莓栽培歷史悠久,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就開始引種試種,并逐漸開始規模化種植。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長豐稱開始成為全國優質的草莓生產基地。目前,長豐縣草莓種植面積達到21萬畝,產量超過35萬噸,輻射帶動36萬人,擁有包含研發、生產、加工、包裝、儲運、銷售在內的全產業鏈服務體系。
2021年,長豐草莓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成為全國乃至全球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之一,草莓產業已經成為長豐農民致富的“金色產業”。記者從長豐縣第十九屆草莓文化旅游節開幕式上了解到,今年,長豐莓農又喜獲大豐收,鮮果銷售價格創歷史新高,畝均效益達4萬元,長豐草莓總產值和品牌價值預計都將突破百億大關。
七年磨一劍 創新培育新品種
長豐草莓產業的快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和數字賦能。
近年來,長豐不僅打造了草莓高新技術示范園,集成草莓新品種新技術,更依托合肥智慧農業谷,構建以“數字草莓”大數據中心為核心,集產業布局、物聯網監測、病蟲害識別、肥水管控、安全溯源、網絡銷售“六位一體”全產業鏈數字化建設體系,為草莓產業插上騰飛“科技翅膀”。
在以“科技強莓、品牌百億”為主題的第十九屆長豐草莓文化旅游節上,長豐縣也發布了“長豐紅玉”的草莓新品種。據了解,從2015年起,安徽省農科院園藝所與長豐縣農業農村局開展合作。經過七年的努力,該品種已申請安徽省園藝學會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正式命名為“長豐紅玉”,成為長豐“豐玉”系列的首個品種。
省農科院園藝所相關負責人寧志怨介紹說,該品種在長豐縣吳山鎮等地進行為期兩年的多點試驗與示范栽培,目前表現性狀穩定、優勢明顯,“植株長勢強,早熟,較紅顏可提早一周左右上市,以便更好地占領草莓上市前期高價銷售市場。另外,抗病性強,適宜開展綠色、有機種植。而且果實品相正,口感好,香味濃,宜走高端消費市場和休閑采摘?!?/p>
下一步,省農科院園藝所將與長豐縣開展深入合作,在長豐縣完善該品種配套的標準化生產技術,開展新品種的示范推廣,努力增加莓農收入,通過“科技強莓”為長豐帶來更多符合莓農需求的草莓新品種,讓長豐草莓向更高的品質、品味、品牌邁進。
葛心怡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