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近日,合肥市2022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計劃表公布。2022年,合肥市擬改造提升老舊小區173個,總建筑面積454萬平方米,涉及1615棟、50540戶(老舊小區改造名單請點擊)。根據計劃,包河區農廣校小區、九桐樓小區、半坡樓等173個老舊小區將實現“脫胎換骨”。日前,家住合肥奧林花園二期的王先生反映稱,自己小區同樣面臨停車難等多個問題,而同屬一個社區、房齡更新的康居時代家園卻被納入了改造。“名單是怎么被選出的?”讓他頗感困惑。
反饋:小區老舊卻不在改造名單內
記者注意到,2022年合肥173個老舊小區年內改造提升的小區房屋性質多樣,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房改房、集資房,也有2000年以后的商品房、經適房和回遷房。主要改造內容基本上都包括雨污管網更換維修、增設停車位、屋面防水、內墻粉刷、技防提升等。
此外,老舊小區改造將建立政府統籌組織、職能部門具體實施、街區協同推進、居民全程參與的工作推進機制。鼓勵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成立小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搭建居民溝通議事平臺,利用“互聯網+共建共治共享”等線上手段,提高居民協商議事效率。
在王先生看來,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小區居民幸福感的重要舉措。2022年的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出爐之后,他卻感到很失望,自己所居住的奧林花園小區二期并未出現在名單內,而附近緊挨著的小區康居時代家園等,卻在名單之中。“他們的房齡是2004年的,比我們小區一期的房齡時間還要晚。”王先生認為,作為房齡超20年的老舊小區,他們也面臨著停車難等各種問題,亟待改造。
說法:上報之后沒有獲得批準
此次改造的173個社區到底是如何被挑選出來的?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老舊小區改造辦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遴選過程主要考慮幾個方面,即2000年以前的小區、群眾意愿強烈的小區以及環境特別差的小區等優先納入改造。“街道社區摸底調查,征求意見,再逐級上報,全市進行衡量。”該人士表示,按照頭一年做工作,第二年的施工的原則,摸底的小區會被納入大建設計劃,并向財政報建設預算,確定之后就可以施工了。
奧林花園小區所在的琥珀街道奧林花園社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實此次奧林花園和康居時代家園去年都在申報名單之列,但是最終前者沒出現在今年名單里,可能是差在房齡時間上。
“這個小區分為一二三期的,每一期年限不一樣。但在申報的時候,是作為一個整體的。”該人士稱,奧林花園小區最早的一期是2001年左右建設的,而最后的三期則是在2006年左右建設的。由于改造是整體改造,再加上可能綜合房齡更新一些,可能導致該小區暫未列入名單。
計劃:積極申報爭取下一年入圍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合肥市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累計投入46.7億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726個,總建筑面積2055萬平方米,涉及8726棟,惠及76萬余人。
此外,在《合肥市2021—2025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專項規劃》中也提到,按照“應改盡改”要求,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2021年至2025年,合肥計劃改造提升老舊小區882個。各地根據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分年度實施計劃,可根據實施情況及時對項目庫和實施計劃進行動態調整。改造的范圍包括在國有土地上建成、失修失養失管嚴重、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均納入改造范圍。其中,對2000年以前建成投入使用的老舊小區和政府投資建設的回遷安置小區優先納入改造。
“街道這塊還會繼續申報,看明年可能被納入其中。”奧林花園社區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會把這些情況積極進行溝通。老舊小區改造辦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業委會和業主代表也可以積極向物業公司及街道等進行申請,爭取在之后的年份里納入改造范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