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鐵道,是世界近代工業文明的標志之一。2月2日上午,由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辦的“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北京行”城市形象采訪活動邀請中外記者,走進坐落于天安門廣場東南側的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展館,感受中國高鐵速度。
走進博物館寬敞的圓弧形大廳,歷史的滄桑感撲面而來——巨大的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動車組列車三代機車浮雕,在大廳頂部鐵路標志性Logo的映照下,極具視覺沖擊力。在博物館一層的轉角,就是大名鼎鼎的“龍號”蒸汽機車(復制品),曾在中國早期的唐胥鐵路(唐山—胥各莊)使用。
1876年,當全世界鐵路總里程達20萬公里的時候,中國鐵路依賴外國力量才艱難起步。經過幾代鐵路人接續奮斗,如今,中國高鐵已經成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追趕到并跑、再到領跑的歷史性變化?,F在,中國高鐵總里程占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二以上,運營里程突破4萬公里,總里程已能圍繞地球赤道一周。
在正陽門館地下一層的沙盤模型專題展區,記者們參觀了高鐵橋梁、車站、京滬和京廣高鐵大型數字沙盤模型,以及青藏鐵路沙盤模型,這些沙盤模型以最直觀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速度”。
復興號動車組的展示和體驗是此次采訪的重頭戲,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親身體驗了動車組模擬駕駛艙,過了一把動車司機癮。先推動制動手柄再推動牽引手柄,列車“開動”了,顯示屏以3D技術呈現出窗外風景,儀表盤上的指針快速地指向100、150……很快,記者順利將列車停靠到“北京南站”。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李燕然 徐海燕 北京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