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近日,媒體報道稱合肥軌道交通4號線伊寧路站P+R停車場施工總承包項目開始招標,另外,4號線在瑤海區范圍內的唐橋軌道游園P+R停車場也已開建。有市民提出,早在1號線開通運營前就曾說要配套建軌道P+R停車場,最近幾年卻沒有聲音,到底建成了沒有?此次4號線集中開建2座,是不是意味著P+R停車場的建設邁入了新的階段?
市民質疑:P+R到底建成了幾座?
市民胡先生說,"幾年前就說在1號線葛大店附近建一座軌道換乘停車場,現在1號線通車快5年了,5號線南段都開通了,也不見停車場要建的動靜"。
原來胡先生住在徽州大道與南二環交口附近,工作在濱湖新區,每天開車上下班,地鐵1號線開通后,乘地鐵到濱湖的時間大大縮短,單位很多同事都坐地鐵上下班,既準時又經濟,胡先生家距離地鐵1號線葛大店站也不是很遠,但開車去地鐵站停車不方便,坐公交太耗時、走路更不現實。
所以自從聽說葛大店站要建P+R停車場后,胡先生就一直期待可以早上開車,把車停到停車場,再去坐地鐵,"時間成本會降低很多",如今,5號線南段已經開通了,最近的地鐵站距離胡先生家又近了不少,"已經不再期待換乘停車場了",只是,胡先生仍然很納悶,除葛大店站外,最初規劃要建的停車場有不少座,現如今似乎并未見到后續,"這么好的事為什么規劃了遲遲不建呢?"
現狀調查:現全市僅一座規劃內P+R投用
所謂軌道交通P+R停車場,即設置在城市軌道交通站點范圍內的換乘停車場,以實現汽車與城市軌道交通的無縫對接。
有關合肥軌道P+R停車場的建設規劃,最初提出是在1號線開通前。
2016年5月25日,合肥市軌道公司曾發布消息稱,自2016年起,在軌道1--5號線分批建設P+R停車場。當時,計劃近期開建1、2號線沿線的換乘停車場更是有明確的位置和開工計劃。
其中,2016年計劃開工建設5座,分別是1號線的葛大店站、徽州大道站,2號線的東一環站、東二環站,銅陵路站。2017年計劃開建5座,分別位于2號線長寧大道站、玉蘭大道站、金寨路站(兩座)以及3號線大眾路站。
然而2016年底1號線開通,如今距離發布開工計劃的信息已過去5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多方核實了解到,目前已建成投用的軌道換乘停車場僅有一座,位于和平路與東二環交口,但并非最初規劃內的P+R停車場,而是為將來地鐵線開通后服務的。
而相關的建設主體也發生了變更,由最初合肥軌道公司變成了合肥建投。至于具體原因雙方均未作過多解釋。
負責該停車場運維的安徽中安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停車樓為一座智能化的立體停車樓,可同時??繖C動車140輛,2021年4月正式投用。
8月17日下午,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停車樓智能化操作,用戶可以自動掃碼計時、自動支付離場等,但由于位置比較偏遠,目前基本沒有車輛在此停放。
部門解釋:計劃是否能落地取決于多重因素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從負責建設的合肥城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為合肥建投子公司)了解到,除上述已投用的東二環停車場外,另有2號線三里街站停車場正在建設,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可建成。至于未來還有沒有其它建設計劃,相關人士表示并不知情。據悉,在建的2號線三里街站停車場正是最初規劃中的2號線東一環站(工程名)。也就是說,最初規劃的1、2號線沿線10座P+R停車場中,目前為止,真正開建的只有這一座。
另外,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城投公司只負責移交過來的停車場建設,建成后運營則由同為合肥建投旗下的另一子公司中安智通公司負責運維。全市相關的停車場建設計劃則由合肥市的規劃和城建部門來制訂。
記者隨后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了解到,合肥市最初確實規劃有多處軌道P+R停車場,因各種原因,規劃的10座P+R停車場中開建的只有三里街這一座。相關人士表示,前期因土地、綠地、拆遷等各種因素沒有推進下去,有幾座停車場是移交給了建投公司去建,市級層面規劃的P+R停車場未來建設主體仍然是軌道公司和建投兩家。具體什么時候建,還要跟軌道建設周期結合起來,另外,推進中也要結合很多因素,這位人士表示,這項工作雖有規劃有計劃,但是否能夠建成,還是得看是否具備條件。
陳夢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伍靜
編輯 張大為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