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初二時,父親因交通事故離世。從那以后,對于宣城市宣州區孫埠鎮的羅帆來說,努力學習的動力里包含了更多的責任感。這些年來,她和扛起養家重擔的母親一起努力,終于獲得了回報。7月18日,羅帆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成為她家所在小鎮上大家爭相傳播的喜訊。
母親扛起養家重擔
“收到通知書的時候一家人都非常高興,爺爺和羅帆搶著拆信。”費國榮笑著對記者說,7月18日,她的女兒羅帆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對他們家所在的小鎮來說,是難得一見的,親戚朋友鄰居們都很為她們一家高興。這或許是這個多年來過得并不容易的一家,一件大大的喜事。
羅帆的家在宣城市宣州區孫埠鎮,這個從小在班上名列前茅的孩子,在初二之前,都過著幸福又平凡的生活。他們家在當地與人合伙經營一家小木材加工廠,這是一家唯一的生活來源,羅帆的父親和爺爺都在廠里工作,經常天南海北的奔波。但是,這樣平靜又忙碌的生活卻被一場交通事故打破了。
“當時事故發生在山東,我們從家里趕過去的時候人已經走了。”羅帆的母親費國榮7月21日告訴記者,丈夫去世時,女兒上初二,小兒子才7歲。原本一直在家照顧孩子的費國榮,扛起了生活的重擔。最初的幾年,她在木材加工廠里幫忙干活。“廠里就四五個人,都要干活,我力氣很大的。”費國榮說。然而,羅帆上高二時,他的爺爺突患重病,治療花費了十幾萬元。為了照顧老人的身體,費國榮把木材加工場的活都攬在了自己的肩上。“廠里一年掙幾萬塊錢,也就夠一家人生活。”
責任感成為學習動力
這些年來雖然過得辛苦,但讓費國榮欣慰的是,在丈夫離開后,懂事的女兒從未要她擔心學習上的事,中考也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宣城中學。
對于羅帆來說,父親離世后,她學習的意義和動力發生了變化。“以前可能覺得讀書是為了自己改變命運,后來覺得讀書能改變一個家庭,有更多的責任感在里面。”羅帆對記者說。費國榮也感覺到了女兒的變化,但她時常寬慰女兒,希望她不要有太大壓力。
高三沖刺開始后,為了讓女兒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費國榮在宣城中學附近租了房子。雖然是陪讀媽媽,但她每天白天要在廠里工作,晚上在孫埠家里要陪著兒子做完作業,照顧兒子休息后,再在女兒晚自習放學前趕到租的房子里照顧女兒。高中最后一年,母女兩人一起努力著。
努力終有回報。今年高考,羅帆取得了681分的好成績,后來她又參加了清華大學強基計劃測試,獲得了優秀等級,被清華大學錄取。“我當時陪她去北京面試,她以為自己不會被錄取,還說就當是清華一日游了。”費國榮說,7月18日,羅帆收到了清華大學的“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專業錄取通知書,一家人都高興的不得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張大為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