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是兩位烈士幼年時期成長、求學的歷史見證,一方面可以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記憶,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另一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和重大紀念意義。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7月16日從安慶市迎江區文旅局獲悉,關于申請批復“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文物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方案的報告,已于7月9日向安慶市文旅局申報,等待審批。
“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
陳延年、陳喬年5、6 歲時先后在此讀書
陳延年(1898 年-1927 年 )、陳喬年(1902 年-1928 年 ),分別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陳獨秀的長子、次子。
安慶市迎江區南水回族社區南水關巷 22 號有一組晚清民居式建筑,陳延年、陳喬年兄弟倆 5、6 歲時在此處入私塾讀書。
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共四進三院(天井),南北向布局,南端 9.28 米,北端 10.5 米,總進深 44.2 米, 占地面積 444.16 m2。歷史上, 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一直為多戶市民共同居住,1995 年被列為安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東側為安慶市文保單位“陳延年陳喬年烈士故居”舊址。目前周邊歷史街巷肌理基本保存,東側原安慶市自來水廠廠區也已拆遷。
“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現狀照片
已完成了現狀勘測和方案的編制工作
2017 年,安慶市政府將該舊址作為“只征不拆”的對象進行棚改,里面住戶全部搬遷置換。目前該舊址由于年久失修,多處屋面、墻體倒塌,亟待進行全面維修。
今年5月份,安慶市、迎江區兩級文物管理部門開始啟動策劃‘二陳讀書處’保護維修工作。
“為保護修繕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迎江區文旅局曾多次召開修繕設計方案座談會,并邀請安慶市文物局、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及相關部門參加研討。”迎江區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崇明說。
受迎江區文旅局的委托,安慶市城鄉規劃設計院承擔了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文物保護工程的現狀勘測和修繕設計工作,并于 2021 年 6 月完成了文物本體的現狀勘測和方案的編制工作。
“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文物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方案圖
須落架大修,修繕方案已申報待批
承擔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本次修繕設計工作的安慶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古建所所長朱曉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依據《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此次“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本體維修的性質確定為文物保護修繕工程,須落架大修。
朱曉明說,將盡量恢復原有的建筑形制,還原歷史風貌,參照三進木構架和其它建筑部位遺存的原始信息,對 “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文物本體進行修繕。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7月16日從迎江區文旅局獲悉,關于申請批復“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文物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方案的報告,已于7月9日向安慶市文旅局申報,等待審批。
宋崇明副局長表示,“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的修繕,將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以及今后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都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和重大紀念意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編輯:唐恒鋼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