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6月4日中午,羅孝根開車從阜陽跑長途回到淮南后,來到鄰居蘇啟良家中做飯,伺候行動不便的蘇家父子吃完飯,自己才回家吃飯。10年來,羅孝根不圖任何回報,義務照顧這個家庭,之前還照顧癱瘓的蘇啟良的愛人,這些已成為他的日常習慣。
蘇啟良說起這些年羅孝根(中)照顧他們激動地哭起來。
接替八旬“保姆”做家務
羅孝根老家在合肥市長豐縣,2012年,他從老家搬到淮南市八公山區勞動村居住,在親戚的廠里開車往阜陽送貨。
“我是晚上發車,第二天中午之前返回淮南,第三天晚上再發車。”羅孝根說,由于在家的時間比較多,他發現和自己住同一個單元的一層東戶家有一位老太,經常自己推著殘疾人坐的輪椅去買菜。一天,羅孝根和出門買菜的老人打招呼聊天,得知老人已年近九旬,一層東戶是她女兒家。
“這家人怎么能讓這么大年紀的老人當保姆去買菜呢?”羅孝根看著老人步履蹣跚去買菜,感到很心酸,覺得這家人不孝順。當他回家走到一層的時候,發現東戶這家的房門沒有關,就敲門進去,想找這家人聊聊,不要再讓老太太去買菜了。
“我當時進屋后,看到蘇啟良和愛人胡靜梅坐在沙發上,兩人都沒有站起身,覺得他們沒有禮貌,我們聊了幾句后,才知道這對夫妻都患有腦出血后遺癥癱瘓,因為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處理,兒子在外地打工回不來,遠在南京的蘇啟良的岳母才來照顧他們。
羅孝根了解到這個家庭的難處后,一有空就來幫蘇家拖地、洗衣服等。那年的冬天早上,外面剛下過雪,厚厚的積雪將小區的道路蓋上。羅孝根下樓看到蘇啟良的岳母又推著輪椅準備出去買菜,考慮到雪天路滑,老人萬一有個閃失很麻煩,就把老人勸回家,他從此正式進入到這個家庭,擔起了買菜、做飯等一系列家務。
意外得知多年前與蘇家有緣
1999年,羅孝根曾在杭州公交集團打工開公交車,因為他為人豪爽,又善于和人溝通,幫助領導解決處理不少問題,很快成為路隊長,管著90輛車。在和同事們聚會中,他認識了安徽老鄉蘇喜,蘇喜在集團另外一個車隊開車,兩人平時沒有什么交往,但當羅孝根這邊有需要司機頂班的時候,聯系到蘇喜幫忙,蘇喜都會很快過來。
2000年,由于羅孝根的父母年齡大需要人照顧,他不能安心繼續在杭州打工,就回到了長豐老家,之后10多年與蘇喜沒有任何來往。
“我后來和曾經在杭州開車的安徽老鄉聚會時,無意中得知蘇喜居然是蘇啟良的兒子,這或許就是我們的緣分吧。”羅孝根說,2014年,蘇喜也患了腦出血,在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后出院回到家鄉,因他不能干重體力活,家門口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朋友給他介紹到浙江一個工廠看大門,工資相對較高,工作強度適合他的身體狀況。為了能讓蘇喜安心在外地打工賺錢,羅孝根繼續承擔起照顧兩位老人日常起居。每天幫兩位老人買菜、燒飯、收拾房間、拖地、洗澡、洗衣服。
老人的口味清淡,不能吃辣,而羅孝根家口味偏重,羅孝根每天需要做兩份飯。老人醒的早,每天天還沒亮的時候,羅孝根就起床先到蘇家做飯,再折返回家給妻兒準備早飯。有時候他上班沒有時間趕回來,就提前一天燒好飯菜,讓妻子把飯菜放在微波爐里熱一熱,或者讓妻子買點飯送去,實在沒空時就給他們點份外賣。
羅孝根每天到蘇家除了做家務,還要幫蘇啟良老夫妻倆一個一個翻身、給他們擦身清潔,特別是胡靜梅完全癱瘓在床,大小便失禁,經常把床單搞得一團糟,一般人都受不了這個,羅孝根卻不嫌棄,堅持把床單清洗干凈。忙活完,他還會陪著他們說說話,天氣好的時候推著他們到外面去曬曬太陽。
照顧三人無怨無悔
2016年,蘇喜腦出血復發,雖然經過治療保住了生命,但也造成了癱瘓和不能說話,他被人從浙江送回淮南后,羅孝根照顧蘇家癱瘓的兩人增加為三人,他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生活壓力本就很大,加上現在又癱瘓在床,給蘇喜帶來沉重打擊,也讓他對生活心灰意冷,幾次打開煤氣想自殺,都被羅孝根及時發現制止。“你常說我是你的恩人,不知道如何報答我,我家就住在你家樓上,你如果引爆了煤氣,我家也就沒有了,你是用這種方法報答恩人的嗎?你如果引爆了煤氣,會有很多鄰居都跟著遭殃,那時大家對你不是同情,而是憤怒,都會罵你的。我今后會堅持照顧你們家,你要對生活有信心。”聽了羅孝根的勸說,蘇喜最終放棄了自殺。
2020年11月,癱瘓在床的胡靜梅去世,喪事由羅孝根操持,雖然一切從簡,但也讓胡靜梅體體面面下葬。
今年春節,羅孝根和妻子商量后,放棄了回老家過年機會,和蘇啟良、蘇喜聚在一起,過了一個溫暖特殊的團圓年。今年清明節前夕,羅孝根又開車載著蘇喜到陵園為胡靜梅掃墓,了卻蘇喜心中的牽掛。
受父母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行為引導教育,羅孝根11歲的女兒也加入到照顧蘇家的隊伍里。在父母忙碌的時候,幫忙給蘇家送送飯,或者在功課完畢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幫忙打掃蘇爺爺家的衛生。
6月4日中午,蘇啟良家客廳的吊扇不停地轉著,由于室外溫度高,吊扇吹下的風感覺不到涼意。“家里原先有臺老式空調,去年夏天壞了修過三次,現在又壞了,沒有人愿意再來修了。”羅孝根說,眼看著天氣越來越熱,癱瘓的人最怕熱天出汗造成身體局部糜爛,這讓他很著急。
為了能讓蘇喜身體早日恢復,這幾年,羅孝根每天都抽空拉起蘇喜做康復鍛煉。“他現在已經能拄著拐杖挪動步子了,也能說話了,但說的不是太清楚。”羅孝根邊說邊從洗衣機里把洗好的床單衣服取出來,拿到外面掛到繩子上曬。
羅孝根幫蘇家洗好床單拿出去曬。
“這些年幸好有他來照顧我們,否則我們怎么活下去呀!他現在就是我們家的頂梁柱!”蘇啟良說起羅孝根好,激動的失聲哭起來。
記者注意到,蘇啟良的臉部有兩塊淤青。“他前幾天扶著面盆上廁所,結果把面盆扶倒砸到了臉上。”羅孝根說,蘇家除了政府給的低保補助外,沒有別的經濟來源,生活極其困難,而他自己靠開車掙的錢也不多,想幫助蘇家也是有限,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幫助這個家庭,眼下最需要的是給蘇家衛生間墻上安裝扶手,方便他們上廁所使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攝影報道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