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5月18日,張女士到淮南通商農商銀行花園支行自動柜員機上存錢,發現錢被機器給吞掉了,找到銀行進行處理,張女士說被吞掉9500元,銀行說機器只吞掉8800元,雙方說法不一。5月20日,截至記者發稿時,此事還未有定論。
自動柜員機吐出的這張通知書上沒有顯示存款金額。
事件:機器吞錢起糾紛
張女士是淮南一所中學教師,今年剛剛退休,她手里有一張淮南通商農商銀行卡,用來領取每月工資,為了方便用錢,她還辦理了網上銀行。
最近,張女士的朋友在裝修一個店面,找她借點錢用,為了方便轉錢給朋友,她拿愛人的銀行卡到家附近的一家銀行取了19500元現金,然后來到旁邊的淮南通商農商銀行花園支行自動柜員機前,準備把這筆錢存到自己的工資卡上,再通過網上銀行轉給朋友。
“我先放了1萬元到機器里,一張一百面值的錢被退了出來,只有9900元存款成功。”張女士說,當她再把剩下的9500元現金放入機器里后,發現柜員機上只顯示8800元,看到數字不對,正在納悶時,錢就被柜員機給吞掉了,柜員機隨后出了一張《自動柜員機客戶通知書》,上面沒有存款金額。
張女士隨后來到營業廳找工作人員進行處理,工作人員看了《自動柜員機客戶通知書》后,確定是柜員機把張女士的錢給吞掉了。可隨后雙方卻因自動柜員機到底吞了多少錢發生了分歧,銀行工作人員告訴張女士,自動柜員機里只多出8800元,張女士堅稱自己往自動柜員機里放了9500元。
銀行:機器沒有出現故障
5月19日,淮南通商農商銀行花園支行會計主管魯強告訴記者,他們接到張女士的反映后,當天中午,2名工作人員打開自動柜員機進行清機,發現里面只多出8800元。
對于自動柜員機吞錢的事,魯強說,5月18日中午,技術人員也對機器進行了檢查,沒有發現有故障,應該是張女士在存錢過程中,因長時間未操作超時才導致吞錢,超時吞錢也是對儲戶的現金進行保護,防止儲戶離開后,后面的人把退回的錢給取走。儲戶發現吞錢后,可以帶著本人身份證和銀行卡到銀行把錢領回。
警方:建議到銀監局處理
5月18日,警方接到銀行報警來到淮南通商農商銀行花園支行營業廳了解情況后,又到旁邊的取款銀行調查,確認張女士當天的確從旁邊銀行取了19500元現金。“因為這個糾紛構不上案件,在未立案情況下,我們無法到銀行調取相關的監控錄像。”民警建議讓銀行出一個人,帶張女士到銀行監管部門去處理。
張女士:要看銀行監控視頻
“我希望銀行能提供完整的監控視頻,來證明我到底存了多少錢。”張女士告訴記者,5月18日下午,她到淮南銀行監管部門反映此事,工作人員說讓淮南通商農商銀行花園支行上級部門調查,她認為“上級部門”與淮南通商農商銀行花園支行是一家銀行,擔心處理不公正,拒絕了由上級部門調查處理。
張女士還告訴記者,當天,錢被吞掉后,她還通過柜臺把自己包里剩下的2800余元存在了該行。
監管部門:曾接到過儲戶投訴
5月20日,淮南市銀行業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張女士曾到中心來投訴,工作人員按處理流程進行登記,準備轉到淮南通商農商銀行進行處理,但被張女士拒絕了。“他們雖然是一家銀行,但是會在我們監督下進行調查處理。”工作人員說。
上級銀行:積極聯系儲戶處理
5月20日上午,淮南通商農商銀行合規法務部負責人介紹,他們已得知此事,將積極聯系儲戶進行處理,并能向儲戶提供完整的監控視頻。同時還提供了一個根據冠字號調查的方案。
人民幣紙幣上的編碼又稱冠字號碼,每張紙幣上的冠字號不相同,在銀行進出時都會有記錄。張女士在之前的銀行取了19500元現金,銀行會記錄下這些現金的冠字號。張女士在淮南通商農商銀行花園支行的自動柜員機上存錢的時候,機器會自動記錄下這些冠字號。當天,張女士又把包里剩下的2800余元現金通過柜臺存入該行,柜臺的點鈔機自動記錄下這些現金的冠字號,如果2800余元里有從之前銀行里取的現金,就說明張女士在自動柜員機上存錢時只有8800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文/圖
編輯:唐恒鋼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