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10日下午5時許,安慶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安慶振風塔塔尖在暴風雨中受損。
狂風暴雨突襲安慶
10日白天,安慶十分悶熱。下午5時許,狂風暴雨,電閃雷鳴。記者在湖心路上乘上一輛網約車后發現,暴雨落在車上,雖然括雨器調到了最高檔,仍然嚴重影響了行車視線。
由于風大雨急,網約車女駕駛員將車子開的很慢,也格外小心,因為不時有樟樹枝被風刮斷后吹到了道路上。
許多騎電瓶車下班的市民,由于忘記帶雨具,不僅淋的像落湯雞,還由于不敢騎車,只好推著電瓶車前行。
記者來到市府路時,發現被狂風折斷的香樟樹枝遍地都是,嚴重影響安全通行。
振風塔塔尖在暴風雨中受損
振風塔,坐落于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寺內,原名萬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后取名“振風”,有“以振文風”之意。振風塔位于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沿江東路北側,瀕臨長江。安慶振風塔從明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開始興建,于明隆慶四年(1570年)建成,是長江沿岸古塔之一。該塔除具有佛塔的功能外,還具有導航引渡的功能。
2006年05月25日,振風塔作為明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振風塔曾進行過維修。
5月10日20時許,隨著暴雨漸止,記者來到迎江寺門前江堤防護墻上發現,由于振風塔塔尖受損,使它與之前有塔尖的樣子,顯得格外不同。
振風塔塔尖受損的消息,也引得許多市民冒雨打傘前來觀看。
一位市民告訴記者,自從在安慶定居以來,都習慣了看有塔尖的寶塔形象,這次塔尖在暴風雨中受損,十分惋惜。
為求證安慶振風塔塔尖受損的原因,記者21時撥打安慶市文物管理部門負責人的電話時,要么占線,要么無人接聽。
據知情人介紹,振風塔塔尖屬金屬避雷裝置,疑因被狂風吹折。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編輯:唐恒鋼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